沐浴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每天都会沐浴,而沐浴也有着很多的讲究的。在古代沐浴是要放无数的花瓣跟香料,那简直就是比现在的SPA还要豪华。本期小编就带你去了解一下扬州的沐浴文化。
文明的步伐,催促坐浴的出现,沐浴工具也随之出现。扬州最早的浴盆,是1993年在城北郊西湖果树地区战国墓葬中出土的60厘米直径的灰陶沐盆,以及形如葫芦瓢、手舀浴水的陶器,这些器具为我们描绘了扬州先民盛水舀水沐浴的快活场景。2200年前,她翻开了扬州沐浴史的第一页。
,扬州古人对洗澡的兴趣,开始完全是自然的生活需求,蓄留长发,积累尘腻,从而养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天天洗脸洗脚的良好习惯。而掀起第一波浪潮的,是汉代。当强大的汉帝国在扬州建都设王的时候,高度文明和发达经济促使涓涓沐浴甘泉汇成了广陵潮。
他们居然将沐浴写进了法律,据《礼记·玉藻》载汉律以法律形式规定公务员“吏五日得一休沐”,即官府每五日给假一天,让职吏们返家洗头沐浴,谓之“休沐”。这一2000多年前扬州先民的洗澡出勤率,即便拿到今天,与一周洗一次的俄国人比,依然稳操胜券;与3天洗一次的法国人比;也还不算落后。
提供这一历史信息的,是中国沐浴史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庭专用洗澡间,出现在扬州汉宫。在高邮天山汉广陵王刘胥陵寝中,2000年后的人们掀起了他的御用浴室的神秘“盖头”。
走进笔架山北、铁佛寺西的汉墓博物馆,穿越时间隧道,不难看到全国首例出土的帝王级“黄肠题凑”高规制木椁墓。沐浴在汉风遗韵之中的汉宫墓室,使用了856块金丝楠木,计1000平方米,有前庭、后院、便房、梓宫、左厢、右厢,其规格之高、制作之精、规模之大、材料之佳、保存之好,为全国之最。
尤其是对应东厢“食官内户”,主墓室西厢第五进,即“中府第五内户”,是长3米,宽3米、高4.5米,呈“L”形的洗沐间——在这间宽敞的家庭沐浴间里,我们惊讶地欣赏到一组完整无损的洗沐用具双耳铜壶、浮石、木屐、铜灯、凳面中间留有圆洞、便于流水的圆漆浴凳,特别是工艺考究的硕大铜浴盆,其精美程度绝对不逊色于18世纪拿破仑的椅背情调式脚盆。
自此,扬州人不但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而且规范了传统的浴德情操,“儒有澡身而浴德”成了洗澡的最高规则。洗身是表,洁心是质,这一以沐为礼,以浴为德的至美人生境。界,自然是单纯的沐浴卫生理念所不能涵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