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易经》,是一场需要持之以恒,深入探究的旅程。曾仕强教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阴阳、八卦的基础知识,接下来我们将系统学习他关于64卦的智慧解读。
在探索《易经》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解卦的基础术语。今天这篇文章,我为大家整理了42个关于解卦的基础术语,以便我们后续学习《易经》64卦时,结构更加清晰。部分术语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已提及,今天再带大家重温一遍。
一、关于卦的基础术语
1. 何谓卦?《周易正义》中说:“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人。”卦,即悬挂之意。就像我们照相后用相框装起来挂在墙上,卦的过程与之相似。我们为什么要挂?因为人眼向外长,看他人容易,看自己却永远看不清。我们把自身挂起来,像跳出局外观摩他人一样,对自己会有一个更清晰、理智的认识。
2. 八卦:包括(☰)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这八个符号,又称三画卦、单卦、经卦。
3. 六十四卦:八卦两两相重演变而来,两个八卦组合生成一个六画卦。8个三画卦,上卦8个,下卦8个,上下组合,共演变出64个卦,故称六十四卦,亦称六十四重卦。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些关于爻的基础术语。
二、关于爻的基础术语
1. 何谓爻?爻是组成易经卦符的基本符号。两条断开的横线叫阴爻,一条连续完整的横线叫阳爻。
2. 爻位:指卦爻所在的位次。每个卦有六个爻,从下往上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注:卦是从下往上画的,爻位也是从下往上数。
3. 六与九:在六十四卦中,阴爻用六表示,阳爻用九表示。
4. 爻题:一爻的名称。阳爻有六种名称,阴爻也有六种名称。
5. 爻辞:解释易经一个卦里每一爻的文辞。
《易经》是讲变化的一门学问,错综复杂在卦与卦之间、爻与爻之间。一爻变动,整个卦都会发生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学习《易经》的卦时,我们不能仅站在本卦的角度研究,还需从错卦、综卦、变卦的角度全面了解。
好比我们观察和理解一件事情,不能仅从事件本身去浅尝辄止。我们必须深入探讨《易经》的六十四卦,这需要我们理解的,不仅仅是卦和爻的基础概念,更要了解卦与卦之间、爻与爻之间的微妙关系。
三、卦与卦之间的奥秘
当我们说起一个六画卦,上三爻组成的部分被称为上卦,也叫外卦。同样,下三爻则组成下卦,也被称为内卦。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几种特殊的卦:
1. 纯卦:由同一经卦重复构成,内卦和外卦相同。在六十四卦中,纯卦仅有八个。
2. 交互卦:这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从一个六画卦中取出第二、第三、第四爻组成互卦,再取出第三、第四、第五爻组成交卦。然后将交卦和互卦合并,形成新的交互卦。例如,火雷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水山蹇卦。
3. 错卦:两个卦中,阴爻和阳爻相互对应,形成对比关系。例如,乾卦和坤卦就是典型的错卦。乾卦六爻全为阳爻,而坤卦六爻全为阴爻。
4. 综卦:将一个卦颠倒过来看,就变成了另一个卦。例如,屯卦和需卦的综卦就是讼卦。
5. 变卦:当一个卦中的某个爻发生改变,阴爻变阳爻,或者阳爻变阴爻,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卦。以乾卦为例,每一个爻的变化都会使其变成另外的卦。如初九变初六,乾卦就变成姤卦;九二变六二,乾卦变成同人卦等等。
《易经》的每一卦都是错综复杂的,错卦表达的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综卦表示立场改变后,卦象也随之变化;变卦则是一爻变动,全卦皆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学习《易经》就是要学习其灵活多变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思考问题。
四、爻位之间的关联
在六十四卦中,我们还需了解爻位之间的关系。
1. 阴位和阳位:在一卦中,从下至上,第二、四、六爻为阴位;第一、三、五爻为阳位。
2. 中位:每一卦里有两条中位爻,即第二爻和第五爻。以乾卦为例,九五既是阳位又是中位,因此九五的卦辞较好。但《易经》中并无绝对的好坏,任何事情的好坏都会相互转化。
3. 当位与不当位:阴爻居阴位,阳爻居阳位称为当位;反之则为不当位。在六十四卦中,全部爻都当位的只有一个既济卦;而全部爻都不当位的则是未济卦。
《易经》讲究的是辩证法和变化规律,变化是王道。学习《易经》就是学习其不拘泥、顽固不变的变通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和处理事情。在解读未济卦的独特结构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每一爻都仿佛诉说着一种未完成的状态,每一个位置上的阴阳变化都在传递一种未完成、未终结的讯息。这种未完成的态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无论是事业、感情还是个人成长,都处在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及其相关概念。在易经的世界里,卦象、卦辞和爻辞都是解读卦象的重要部分。其中,《彖辞》为我们解释全卦的大意,而《象传》则细分为《大象传》和《小象传》,分别阐述全卦和爻象的含义。《文言传》则专门解读乾坤二卦的深邃意义。《杂卦传》向我们揭示了六十四卦卦名的内在含义和特征,而《序卦传》则为我们解释这些卦象的排列顺序。
当我们开始学习某一卦时,比如乾卦,就需要深入理解其《彖辞》、《大象传》以及《小象传》等。而对于常用的卦辞语,如“元”、“亨”、“利”、“贞”,每一个词都有其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解读。
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个重要的通例,那就是“初难知,上易知,二多誉,五多功,三多凶,四多惧”。这一通例告诉我们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含义。如初难知,指的是事情刚刚起步时,其未来发展难以预测;而上易知,则是指事情发展到后期,其形态已经明确,容易了解。
易经的奥秘深邃而广阔,需要我们用心去解读和体会。每一卦、每一爻、每一词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哲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领悟到易经的精髓,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指引我们的前行之路。
我想说的是,解读易经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心态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只有真正理解了易经的哲学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希望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从中受益,领悟到易经的深邃智慧。解读《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爻辞,是一场深刻而持久的旅程。每一卦的第二爻,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赞美之声常常伴随,故有“二多誉”之说。以乾卦第二爻为例,其卦辞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预示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
“二多誉”并非全然是好事。当一个人过度沉浸在赞美之中,可能会滋生自满情绪,忽略了自我提升的空间。身居此位的人,尽管赞美之声不绝于耳,仍需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盲目自信。
再来看上卦的第五爻,即上卦的中爻,人们常称之为“九五至尊”。这一阶段往往意味着功成名就,人们的目光和赞誉会纷纷投向你,故有“五多功”之称。
在第三爻,我们来到了下卦的顶点,这里充满了挑战与风险,物极必反的关卡让人倍感压力,因此被称为“三多凶”。经历过这一阶段的洗礼,即使进入第四爻,开始步入上卦,人们内心往往也会充满恐惧和不安,这就是所谓的“四多惧”。
在《易经》的旅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爻辞背后的含义,以便在面对生活的波折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