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怎么形成的?京剧的标志是什么?-趣历史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京剧是怎么形成的?京剧的标志是什么?其实在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

  之二,行当大体完备;

  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


  之四,“老生三杰”、“三鼎甲”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俱特色,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簧上和京剧戏曲形式上,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京剧基本功是四功五法。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水袖功、甩发功、髯口功等是一般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唱念做打还具有难度很高的技术性, 高水平的演员大多能运用娴熟、精确的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有些还属于特技性质,如髯口功、翎子功等,常被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惶恐 或慌乱。

  (一) 唱

  京剧唱腔的抒情性较强,在戏剧冲突强烈﹑ 人物情绪激动时, 常用大段或成套的唱腔尽情发挥﹔ 在叙事、 写景、争论、 斥责等场合, 借助唱功, 也可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念

  京剧的念白, 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是加工形态的艺术语言, 便于与唱相协调。

  (三)做

  做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的泛称, 是加工形态的生活动作,通过手﹙手势﹚、 眼﹙眼神﹚、 身﹙身段﹚、步﹙步法﹚等的灵活运用, 使人物的形象、 气质更增光彩。 在京剧里,大祇当戏剧冲突激化、人物感情波动时, 做功的幅度就加大,做功的挥洒就更夸张起来。

  (四)打

  打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 用以表现战斗生活或特定的生活情景﹐如跌跤、挣扎、晕厥等。凡用古代兵器刀鎗剑戟等(习称“把子”)对打或独舞的, 称“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 称“毯子功”, 还有成套的连续性的武功技术,如“起霸”、“走边”、“趟马”等, 一般用来渲染战斗气氛和英武人物的精神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