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皇帝为何很少御驾亲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文昌塔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帝王发动战役,往往都是指派朝中的得力干将,前去征战四方,很少有见到皇帝会亲自御驾出征的,这是为何呢?
在明朝曾有两位皇帝御驾亲征,一个是明成祖朱棣,另一个则是明英宗朱祁镇,但他们二人却拥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
先来说说第一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大部分人能对朱棣如此熟悉,一方面就是发动靖难之役,从他侄子朱允炆手中抢夺了皇权。
但另一方面,登帝位后的朱棣,对于明朝还是颇有贡献的,不仅是在位期间对内开创了永乐盛世,而且他还曾五次御驾亲征。
在永乐七年,朱棣想与鞑靼和平共处,便派出外交使节前往鞑靼谈和,但鞑靼却将使节杀死,这让朱棣气愤不已。
于是,他任命手下的重臣丘福为大将军,让他率领大明十万军队,北征讨伐鞑靼。
可令朱棣没想到的是,丘福过于愚昧轻敌,他率领的十万明军,被数万鞑靼军轻易击败,还让明朝痛失了几名侯爵忠将。
这对朱棣来讲乃是奇耻大辱,于是盛怒之下,他毅然决定亲自御驾出征。在明军休整一年的时间后,朱棣便带着五十万明军,北伐鞑靼。
明军在皇帝朱棣的带领下,奋勇杀敌,将鞑靼大军击溃,鞑靼首领不堪明军来势汹汹的进攻,不得不选择降服于明朝。
朱棣第一次御驾出征大获全胜,这让他倍感自信。在几年后,他又再度选择亲征瓦刺。
朱棣第二次出征,在明军与瓦刺大军激战时,朱棣指挥并率领百余精锐骑兵,作为先锋与瓦刺精兵厮杀,瓦刺不敌,宣告战败。
后来瓦刺还特意派遣使节前来明朝交流,并且成为明朝的附属国。
几年后,明成祖朱棣第三次出征鞑靼,鞑靼大军决议逃之夭夭,避而不战,便停止了继续追击,而鞑靼内部的另一个部落,也率领其部下向朱棣投降。
一年后,朱棣又第四度出征鞑靼,此时的鞑靼刚刚被瓦刺击败,早已溃不成军,朱棣将其轻易击败,鞑靼王子率领着部落向朱棣投降。
在此次战役不到三个月之后,朱棣第五次,也是一次御驾亲征鞑靼,鞑靼大军又一次避而不战,而明军此时已弹尽粮绝,朱棣不得已只好下令回朝。
很遗憾的是,朱棣在此次回朝途中不幸逝世,但他这五次亲征,让他极大鼓舞了明朝士兵的作战士气,也换取了明朝边境几十年的和平,让边境人民能够得以安稳度日。
所以朱棣在位期间的御驾亲征是有效的,确实为人民换来了和平,但明英宗朱祁镇就不一样了。
被敌军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也曾效仿着其父明宣宗朱瞻基,亲自出征奋战沙场,却落得被敌军俘获的下场,实在讽刺。
前面曾讲到朱棣五次亲征,都是与鞑靼或瓦刺战斗,到了朱祁镇这代,瓦刺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比朱棣时期要更加强大,甚至开始觊觎起明朝的江山。
这让二十几岁,热血方刚的朱祁镇坐不住了,再加上他宠幸的宦官王振的怂恿。于是便拼拼凑凑了二十万京师周围的军队,却对外谎称是五十万大军,亲征北伐瓦刺。
可惜等朱祁镇一行人到达大同附近后,他们发现大同早已被瓦刺大军攻破,尸横遍野,朱祁镇所带领的军队都被眼前血肉模糊的景象,吓得慌了神。
见此情此景,朱祁镇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想要退军回朝,而一路随行的宦官王振,想到自己家乡蔚州就在大同附近,若是能够带领着皇帝从家乡经过,定是光宗耀祖的事。
群臣却认为既然大同已经沦陷,不远的蔚州也会处于极度的危险,从蔚州经过的方法不可行。但朱祁镇却准许了王振的提议,率领着大军从蔚州而过。
朱祁镇没想到的是瓦刺大军早就伺机而动,追上了明军,将朱祁镇困在土木堡,史称“土木堡之变”。
而这次战役瓦刺不仅将明军击溃,还俘获了大明的皇帝。朱祁镇此次心血来潮的出征,不仅让明军损失惨重,更是将自己也搭了进去。
也正是朱祁镇的失败,使得明朝逐渐开始衰落,而他在位期间唯一对明朝的成就,就是废除了后宫嫔妃的殉葬制度。
虽然两位明朝皇帝,同样都是御驾亲征,可亲征后,二人导致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这也可以说明,并不是皇帝御驾亲征,就能每每旗开得胜,大获全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