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巨作周恩来回延安首映礼在京举行 重温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震撼登场

盛大的首映礼于举行,中宣部等单位的领导,电影出品方、摄制方、赞助方,周恩来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电影主创团队,文艺界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是对祖国70年辉煌历程的深情献礼。

首映礼由电影主演刘劲和黄薇主持。领导们对影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电影主创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想。青年歌唱家王二妮现场演唱了电影插曲《延安窑洞住上北京娃》,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八位艺术家共同创作了《周恩来回延安》主题书法作品,展示了电影的深厚文化内涵。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历经四年的精心筹备,以独特的视角突破了重大题材的创作。影片以周恩来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回到延安的历史事件为叙事中心,通过他的视角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近四年的时间里,出品方和主创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深入采访周恩来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了解历史细节,采访专家,收集文献资料,召开专家座谈会等。

这部电影的艺术手法深情细腻,与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不同。影片首创以周恩来总理的个人视角和情感动线推动情节发展,通过历史闪回和时空穿越的手法展现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延安革命、新中国特殊时期的延安建设以及当下的新延安。影片回顾了“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延续,体现了中国和中国人民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激励下,共同筑就大国崛起之路的历程。

除了展现历史事件,影片还主打情感牌。周恩来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国家领袖与延安人民、知青的深情,以及作为一个普通人和革命战士与延安老友的深情,都让人动容。影片通过周恩来的视角展现了这些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他对延安的深厚情感和牵挂。这部电影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让人在感动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深情呈现伟人情怀,唤起全民族的共同记忆

踏足金黄的延安土地,影片《周恩来回延安》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段革命岁月。在影片中,观众仿佛可以看到当年初进延安的热闹场景,感受那份与革命紧密相连的深情厚意。捧起一碗小米饭,那不仅是养育了中国革命的食物,更是一段情感的寄托和回忆。

登上宝塔山,远望清凉山,战争的硝烟似乎又弥漫开来。陈友才和小曹的牺牲,让多少人泪目。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节都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弦。周恩来总理与延安百姓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切关怀,都在影片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影片的最大亮点在于其情感的深沉与真挚。陕西本土的实力派演员与刘劲的精湛演技,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催泪的情感大戏。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情节都让人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这部电影不仅是刘劲导演的处女作,更是文化央企与地方共同打造的献礼巨作。70多次成功扮演周恩来特型演员的刘劲亲自执导并担任主演,携手唐国强、卢奇、黄薇等戏骨,共同演绎了一代伟人对人民的深情牵挂。影片讲述了周恩来时隔26年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短暂22小时,展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影片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制作团队。从文化央企到地方,从影视界专业公司到社会各界民企,再到影视创作专业人士、文艺界权威专家,大家都抱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和对伟人的深切情感,共同打造这部力作。影片的制作团队、后期制作团队都是创作过多部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专业团队,还有资深党史专家、重大题材专家、影视评论家等顾问把关。

首映礼结束后,700余位领导嘉宾共同观看了影片,反响热烈。接下来,电影将在天津、成都、西安、延安等多地开展点映活动。这部影片不仅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伟人、了解党的奋斗历史和优良作风,更是让人们深刻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这部影片将于5月15日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