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影视大咖央视对话重塑对内容敬畏之心
随着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众多优秀剧集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这也带来了一些讨论和争议。大IP加小鲜肉的模式是否等同于优质剧集,以及演员片酬高涨等问题成为了行业内的焦点。在昨晚央视CCTV2的《对话》节目中,几位影视行业的重要人物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小鲜肉”现象:成长空间与支持并存
近年来,“小鲜肉”成为影视圈炙手可热的词汇。部分新生代演员凭借巨大的粉丝群体受到创作者的青睐。“三高一低”现象——高颜值、高片酬、高粉丝量却伴随着低演技——也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导演张黎,在与杨洋等小鲜肉合作后,却对他们持力挺态度。在他看来,每个老戏骨都是从小鲜肉开始成长的,而小鲜肉也有其单纯、希望好好演戏的心。通过与这些演员的合作,张黎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虽然小鲜肉确实存在问题,但主要问题在于年轻,伴随着年轻的是轻信、轻率、轻狂、轻浮。张黎认为,作为成年人,应该尊重年轻人犯错误的权力,因为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择天记》的总制片人杨晓培也赞同这一观点。她分享道,该剧的主演鹿晗在剧组中展现出的学习态度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小鲜肉在业内争议很大,但市场上仍旧出现了“供小于求”的局面,这也导致了因演员档期问题而导致的成片质量下降的情况。杨晓培强调,选择演员时,除了考虑热度外,更重要的是作品气质和人物匹配度。
演员片酬上涨:质感至上
除了“小鲜肉”的争议外,演员片酬问题也是影视圈热议的焦点。一些影视项目为了请动大牌演员参演,不惜大幅度缩减制作成本,引发争议。
制片人侯鸿亮表示,一部剧在做预算的时候,必须优先保证质感。在他看来,如果质感没有了,那么戏的灵魂也就没有了。虽然演员片酬高被外界诟病,但张嘉译作为演员透露,一些数字并非外界想象得那么高。对于他来说,对作品是否有“感觉”也是挑选角色的重要标准之一。
孙忠怀作为互联网播出平台的代表,笑言互联网资本进入影视行业是好事,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他认为短期内市场会有乱象,但长期市场规律会让片酬回归一个正常合理的水位。
《探秘互联网资本进军影视业:尊重内容与主创,重塑敬畏之心》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视频网站日新月异,其角色也从单纯的“采购方”和“播出方”逐渐转变为涉足制作领域的积极参与者。以企鹅影视为例,其正加速进军影视制作领域,与正午阳光影业、柠萌影业等顶尖制作公司紧密合作,致力于扩大精品内容储备,实现全产业链开发。
互联网资本的注入,自然伴随着创作角色的分配问题。企鹅影视的孙忠怀在节目中透露,他们充分尊重优秀的内容和制作团队,不过多干涉创作,将主导权交给主创手中。在投资决策时,他们依托专业、客观的评价体系,首要考虑的是内容本身,而非演员因素。孙忠怀强调,一部影视剧的内容及其传递的价值观必须符合腾讯视频的平台定位和受众诉求。
制作团队的评估同样至关重要。张嘉译深有体会地表示,优秀的制作团队能营造良好的创作空间,这对演员的创作本身也是一种保护。在成熟的电视剧制作环境下,资金、技术、好演员都不缺,但缺乏的是对艺术创作的敬畏之心。
杨晓培在节目中也谈到了“匠人精神”,她认为演员和作品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创作团队应具备责任感与精神内核。在指责演员不敬业、不专业的也要审视自己是否做到了敬业和专业。如果团队都不尊重内容,又怎能苛求演员去尊重呢?
的确,影视作品的成功离不开每个环节的精细打磨。只有当制作、播出等各环节都对内容心存敬畏,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让其无愧于这个时代。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更应审视自己,从自身做起,共同为影视业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