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节气的时候都是不一样的,是我们内心无法想象的,可能只是身体上会感受到一下节气的差别,具体是怎样的不同,大家都是一般情况下来说是想不到的,那么和的区别是什么呢?具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小雪节气的气候特点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的时候就是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的天气就会逐渐的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和小雪节令一致。
虽然开始下雪的时候,一般雪量是比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这个时候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雪小,地面上又没有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小雪和、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有什么气候特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是非常的寒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了。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这个时候正好是“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在上一个节令的时候,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但依旧是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在这个节气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寒天”。
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气温也会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的时候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从上边的表述上来看,就可以看出小雪和小寒的一些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