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即将到来,在忙着准备节日礼物,安排节日行程的,也不能忘记了解一些关于的知识呢,那么就让为你介绍,三明七夕节供什么。
糖塔,大部分人对于它的认识来源于福建宁德霞浦的民间工艺。,却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三明这座城市,糖塔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于三明人而言,糖塔有着另一番的寓意。
糖塔的出现相传与戚继光抗倭有光,是打胜战后所用的祭祀贡品,它最早是在福建沿海一带流传,对山城三明来说是外来品。而作为三明传统外来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糖塔是一种仅在七夕节期间才出现,也只有七夕这一天三明本地人才购买的民间工艺品。
七夕是古代的,也有乞巧节的说法。那么三明的七夕节与这糖塔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是因为,七夕节这一天在三明,可以看作是孩子们的“入学节”。
7月离小学开学还有2个月,但在三明,家长们已经早早开始准备,通过祭拜和家庭聚会等方式,希望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三明本地孩子(尤其是男孩)在读一年级时,外公外婆(婆家人)要按照当地的风俗给外孙过七夕。
按照本地的习惯,就是外公外婆必须准备学习用具。农历7月7日当天,长辈会摆上一些供品和糖塔,然后烧香、点蜡烛、放鞭炮,祈祷孩子心灵手巧、聪慧过人、学业有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间,每当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三明当地的街面上总能见到造型各异的“糖塔”。成型后的糖塔有各种造型,包括状元郎、公鸡、宝塔、狮子、笔架、书包、马、小鸟等十几种形状。
这么多的造型,其实都与“金榜题名”有关。状元郎的造型一看就明白,希望孩子能成才。书包、笔架同样与学习有关;“马”呢?原来是寓意古时候骑马进京;狮子代表着财富和身份,小鸟与公鸡代表着报喜和勤奋。
如今在七夕节的时候,一些三明本地人还保持原先的传统,会把糖塔买回家里供着吃,其中也不乏一些年轻人对童年旧味的怀念。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如今在三明,七夕节供糖塔的习俗确实越来越少人知晓和传承,对糖塔的需求量越来越少,制作糖塔的人家也少了,要保护这一流传已久的习俗,还需要人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