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的,自古以来是一个以辟邪禳灾、避祸祈福为主题的节日,远离故乡的游子们在这一天亦有念旧怀人之感。而节日习俗作为民族传统的“活文物”,它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这也反映出节日的意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增减,或摈弃糟粕,或吸收新的精华。那么就让为你介绍,现代重阳节的意义。
节日习俗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文物”。但它不会一成不变,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渗透进新的内容和价值观念。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社会的提前到来,敬老孝亲、尊老敬老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已成约定俗成之势,并为全社会所公认。
,重阳节是夕阳红的象征。重阳时节,秋高气爽,五谷飘香,是收获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象征年节成熟,象征夕阳红。清代大诗人袁枚(1716—1797)在一首自励养生诗中写道
放棹西湖发浩歌,诗情画意两如何。
莫愁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红更多。
“秋老山容淡”比喻人老色衰,“秋深红更多”喻老年也大有作为。鼓励老年人要豁达开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生命质量更高。人生是一本书,老年就是书的结尾。而结尾部分往往最精彩,最让人难以忘怀。
,“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九九重阳是双九重叠、日月并阳,人们认为这个日子很特殊,是一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应该特别对待,用它来象征年高德劭、年德并应的老年人最为贴切恰当。
菊花是秋天的宠儿,是重阳节的宠儿,相传菊花也是长寿的象征,宋代给它起了一个别致的雅号“延寿客”。重阳时节,百花日渐凋零,而菊花却独立寒秋,神韵高雅,妩媚动人。
用秋菊象征老人,从形象到气质都很恰当。老年人成熟、恬淡、宽容,为人民建功立业,有过贡献,德高望重,犹如九九重阳,秋菊点翠——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也是顺理成章。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事亲敬上的优良传统。唐代诗人孟郊(751-814)的《游子吟》是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拨动了天下儿女报答慈母养育之恩的心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儿子要出远门,临走前,仁慈的母亲手拿针线为儿子缝制衣服。母亲一针针缝得又密又牢,就怕孩子在外迟迟不能归来。寸草即小草,比喻游子。三春晖即春天的阳光,比喻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做儿女的就像那路边的小草,怎能报答春天所给与的光辉呢?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尤其是后两句,引起天下儿女的共鸣,把尊老敬老之心表达得非常形象和深刻。
是父母小心翼翼地哺乳儿女,是父母在儿女身体有恙时担惊受怕而终日悉心呵护照料,是父母承担了多少艰难劳苦方使儿女知书识礼,是父母费尽了多少精神为儿女定亲婚娶而兴家安业——父母那数不清的大恩,确如一首歌里所唱的“我能数尽青丝发,只有亲恩数不来。”
所以做儿女的对待父母应该像那乌鸦一样知道反哺,像那羔羊一样知道跪乳,念念不忘多一分孝,少一分不孝!,客观现实又如何呢?一些不孝子孙,不但不尽赡养义务,反而虐待打骂老人,掠夺老人财物,干涉老人婚姻,侵犯老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自尽事件屡有发生。
根据社会存在着的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李宝库指出,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已成为影响代际关系的世界性社会问题。在家庭关系上,由于一些人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念的滑坡等等原因,由代际关系引发的矛盾更加突出。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不单纯是“敬老孝亲”,而是在解决一个反对年龄歧视,融合代际关系,减少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社会问题。
定重阳节为老人节是对尊老敬老社会习尚的引导和提倡,是对中华民族事亲敬上传统美德的弘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善举,这构成了现代重阳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