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宅风水之福元法

中国风水学中的天地人合一理念,贯穿在“二十四山法”这一科学命题之中。此法集宇宙气场、地球气场和人体气场之智慧于一体,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风水学的核心在于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思想在“二十四山法”中得到了具体体现。此法通过罗盘这一工具,将天运、地运、人运的复杂关系融入其中,形成了完整的操作体系。

天运,即宇宙气场的周期变化特性,被概括为三元九运说。地运,即地球气场,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千变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气候,被称为龙穴、砂水说。人运,即人体气场,受到宇宙和地球气场的综合影响,产生了人的不同性格,被归纳为四柱说。

在“二十四山法”中,天、地、人的关系通过排布和相互关系的考量来决定吉凶。尽管历史科技水平有限,风水学中的某些操作技术可能含有不科学的成分,但其将三种气场纳入一个大系统中,并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干性、周期性、全息性,这是极其科学的。

《青囊·序》提到的二十四山,是以罗盘上的二十四方位为基础,这些方位因五行、卦理以及干支的会合相冲而有吉凶之别。具体操作中,会套用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八卦位,来精细地表示建筑物的坐向与天地宇宙的相互关系。

十二地支在风水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隔位依顺时针方向排列,反映十二节月运的变化。十天干的排列方式由天干五行属性所决定,与地理方位紧密相关。而八卦位的运用则将八卦的八方扩充为二十四个方位,用现方位名词相配,展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和八卦卦变爻变的吉凶辩证关系的论证。

二十四山法的应用相当普遍,不仅用于论门、房、灶的方位吉凶,还用于择日等方面。例如,坐午向子的阳宅,搬迁时不宜选择子日,因为子日冲坐山的缘故。这一方法充分展示了中国风水学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诹吉便览》一书将二十四山分为十二吉位和十二凶位,并且为它们标示星位以表达各自的象征意义。这一方法在阳宅风水规划设计中被广泛采纳,历史悠久且屡见奇效。二十四山法常与东西四宅法结合使用。

风水中的福元法以乾山、坤山等八卦配山为基础,判断人的吉凶。风水还讲究八风,即前、后、左、右以及两肩、两足的风向,它们决定着住宅的吉凶。风水理论还将一百八十年分为上元、中元、下元三个时期,合称三元。

在阴阳宅的风水研究中,下手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无论东西南北,出水一方的下手位置统称为下手砂。如果下手砂有砂结作,且能够兜住对面的山水,那么这就是吉地。对于穴前的流水方向,决定了哪一边是下手位置。如果下手山能够逆水而长于另一边并兜住对方山水,被称为逆关,预示着发财禄。反之,如果下手山短小无法兜过上手山则为假穴。

阴阳宅风水中的土星山特点鲜明,土星高大厚而端,像牛背屏风一样。在福元法中,人的命相(俗称三元命)与建筑物的风水象(天地场)需要统一考虑。东四命宜住东四宅,西四命宜住西四宅。《八宅明镜》中提到的人的命相差异和宅之宜忌各异就是这个道理。东四宅和西四宅的宅居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指门、主卧室和厨房的位置。在中国的风水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规律,如东四命不住西四宅等。大游年法则是一种反映北斗七星对地球影响的规划设计方法,将建筑物按照后天八卦分成九宫并配合北斗七星来推断吉凶方位。九宫之间存在五行生克关系,九星包括北斗七星以及左辅、右粥二星。大游年的含义是描述中国风水学中对气的认识,包括气的形态、运动规律和周期变化等。这些理论旨在通过布局和方位的选择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的。中国风水学里有着深刻而神秘的“风水轮流转”之说。当我们探讨“游年”与“流年”这两个概念时,其实是在解析中国易学和风水学中的一种独特理念。

“流年”是按照六十甲子的顺序推演的年份,而“游年”则涉及到建筑物的气场分布。当一座建筑物自竣工之日起,它便受到宇宙场的作用,也就是天地的影响,室内自然形成一种气场分布。这种气场分布遵循着九星八门八宫规律表。

为了深入理解这种气场,我们可以将建筑按九宫格划分,并使用后天八卦来确定其方位。建筑的入口,即主门,被确定为“伏位”,也就是气口。从伏位开始,按照八卦方位的顺序,我们可以排出八种宅形。每一种宅形都有其特定的吉凶位置,这涉及到建筑的形式、功用、卧室的安排等。

比如,乾门为伏位时,其气场分布遵循着“六天五祸绝延生”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可以确定每个方位的吉凶,从而决定建筑的主要、次要部分应建在哪个方位。吉位通常用于建造主要、高大、壮实的房屋,而凶位则用于建造次要、低矮的房屋,如仓库、厨房等。

大游年法与东西四宅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伏位”在东四宅,那么其他吉位也必然在东四宅,凶位则在西四宅;反之亦然。这种联系是基于易经中“物物一太极”的原则,即无论事物大小,都在易经八卦的变化之中。

中国风水学是一门深奥而实用的学问,它涉及到建筑的选址、布局、功用等方方面面。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问,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和谐与幸福。

再进一步解释大游年法中的爻变歌诀:上二为五下二天指的是根据伏位的宫卦位置来确定其他宫卦的吉凶。中变绝命自古然是指中间位置的宫卦变化常常与绝命之处相关。上一为生初变祸是指第一个宫卦的变化可能带来好运或灾祸。二变六煞全变延是指第二个宫卦的变化可能带来好运的延续或其他影响。这些歌诀都是基于易经的数理关系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来确定的。在风水布局时需要根据这些歌诀来确定建筑的形式、功用和卧室的安排等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学中的九宫飞星法:深入解读宅命图的奥秘

九宫飞星图,又被称为宅命图,是判断宅命的重要工具。这张图将洛书配九星,变形为九宫,再按一定的顺序排布,形成不同的星曜组合。洛书中的九个数与九星相配,代表北斗七星与左辅右弼轮流值班及气场的运动规律。为了简化运算,中国风水学将这规律抽象为九个数字符号。这里运用的是后天八卦规律。

九宫飞星图的排布按照洛书轨迹进行,飞星轨迹由中宫作为起点。有顺飞和逆飞两种形式,数字由小到大为顺飞,数字由大到小为逆飞。这个规律是按照洛书数序飞移的,所以又被称为洛书步法。

值得注意的是,九宫飞星法中的“三元九运”理论。从黄帝始,使用六十甲子干支来推演历法。一元分三运,一运为二十年。其中,一运又有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及九紫运的区分。

最近的下元七运时间范围是2004年至2023年。在这个时间段内,九宫飞星图的排布会发生变化。首先排“运盘”,以运星入中官顺飞。接着排“山盘飞星”,以运盘坐方飞星排人中宫,按坐方飞星三元龙的阴阳定顺逆轨迹。最后排“向盘”飞星,以运盘向方飞星排入中宫,再按向方飞星的二元龙阴阳决定顺逆轨迹。

九宫飞星图由三个星盘组成:运盘、山盘和向盘。每一个星盘都有其独特的排布方式和解读方法。通过对这些星盘的分析,可以了解宅命的情况,并据此进行风水布局和调整。

想要深入了解九宫飞星法,还需要结合其他风水学知识进行分析。通过理解风水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九宫飞星法在风水学中的应用,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调整环境气场,达到和谐宜居的目的。

易经入门,周易占卜,易经算命,易经算卦,周易八卦,易经64卦,周易预测,周易六爻,易经万年历,周易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