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周易丹道秘密一阳来复

“一阳来复”源自《周易》中的复卦,此卦一阳五阴,是汉代与天时相联系的重要概念。受《周易参同契》影响,它在外丹火候选择及内丹修炼中,成为重要的状态术语。

消息卦理论深入解析了“一阳来复”的内涵。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复卦无疑占据重要地位,其卦象上坤下震,象征着雷在地中。《象传》描述复卦为“雷在地中”,全卦初爻为阳爻,其余皆为阴爻,这种特殊状态使其成为后儒创造的十二消息卦之首。

消息卦虽然后人创造,但在《周易》原文中也可寻其踪迹。在剥卦和丰卦的《彖传》中提到了“消息”的概念。汉代的易纬进一步发展了消息理论,提出了消息与四时、记日、记时的联系。其中虞翻在解释复卦时详细阐述了“十二消息”,明确指出这十二消息卦的构成和变化顺序。

通过张惠言对《周易虞氏义》的解释,我们可以完全理解消息卦的具体内容。乾之消息六卦和坤之消息六卦构成了十二消息卦。这些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即阳爻逐渐替代阴爻,但在某些阶段会有阴阳反转的现象。

“一阳来复”作为阳消阴长的第一步,在消息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乾健坤顺”,因此由坤变乾,被视为正确的阴阳消长变化。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周易》的哲学思想,也在丹道著作中得到了体现和应用。这一理论不仅具有哲学意义,也在实际修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阳来复”作为《周易》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消息卦理论得到了深入解析。它在哲学、文化以及实际修炼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和实践价值。复卦的“一阳来复”象征着正义变化的初步显现,其深远意义自然不言而喻。这标志着一种初生的阳气,自下而上逐渐增长,终将战胜坤卦的群阴,成就纯阳的乾卦。虞翻用“小人道消,君子道长”来形容这一变化过程。

汉代是《周易》卦爻阐释的繁荣时期,此时卦爻与五行说、纳甲说等概念相结合。复卦的特征仍与其“一阳来复”的概念紧密相连。在时令中,复卦对应冬至,这是因为冬至是一年中阳光最弱、白昼最短的一天,但这也预示着太阳即将回归。古人将这一天与复卦相联系。

随着历法的演变,中国古代曾以冬至为一年的开始。在周代,历法以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正月,冬至这一天被视为周正的正月一日。与此十二消息卦与十二个月相对应,然而这与《周易》“七日来复”的原文产生了矛盾。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对此进行了解释。丹道理论中的一阳来复也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丹道学者们将一阳来复与守时辰相结合,认为它不仅仅代表一年的冬至,也代表一月的月初以及一日之中的夜半子时。俞琰在他的《周易参同契发挥》中总结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复卦与黄钟之律相应,象征着初生的阳气在特定时刻的显现。

俞琰深究《周易参同契》中的“朔旦为复章第四十九”,揭示出其中隐藏的一阳来复的奥秘。他在解读时,借助后续章节如第五十章至五十四章的信息,印证了自己关于复、临、泰、大壮、夬和乾等阳爻渐长的消息卦序列的解读。这种高度的一致性,显然不是巧合。

在丹道学者眼中,冬至、月初(特别是朔旦第一天)和子时,均被视为一阳来复的重要时刻。在外丹领域,此时是起火的最佳时机。彭晓曾说:“从子初起阳火,鼎内受微阳之气,始造砂汞之基。”火候的掌握也必须遵循一阳来复的特征。

对于一阳来复在丹道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外丹上,更与内丹修炼息息相关。《悟真篇》中明确指出:“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勘进火莫延迟。”无论是内丹还是外丹,在特定的时间点如八月十五的子时修炼,效果倍增。

然而随着丹法的不断进步,对一阳生的解释也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吕祖纯阳的《沁园春》丹词中提到“一阳初动”,强调了等待适当时机的重要性。而薛式在《丹髓歌》中解释吕纯阳的词时,提出了“炼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的观点。这意味着内丹修炼中,不必严格遵循特定的时间点,因为人身中自然能够感受到一阳生。但薛式的这一观点并未完全摒弃时间的重要性,只是开启了反对守时的先河。萧廷芝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强调时时刻刻都有功夫修练。然而如何定义一阳生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胡渭引述俞琰的观点认为,“弹指声中巽门豁开,而心觉恍惚之时”,便是身中一阳生的体现。但俞琰的这一论述更多地是一种主观描述,其真实性有待商榷。虽然在实际感受与状态上难以把握,但一阳生在内丹修炼中无疑属于最初且重要的阶段。

正如陈致虚在《金丹大要》中所揭示的:“一身内外尽皆阴,莫把阳精里面寻”。《性命圭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盖人之一身彻上彻下,凡属有形者,无非阴邪滓浊之物。”在我们的身体里,所有的有形物质都被认为是阴邪的。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那宝贵的阳精。这也就不难理解,在丹道理论中,复卦的一阳来复为何成为重要的象征。

那么,如何寻求这“一阳生”呢?这个问题引导我们走向更深层次的修炼之旅。大道无言,非有问无以明道。我们需要做到忘形忘象,专注于铅汞的求取。守中一物,莫存些杂念,专心致志,身心守定。当我们的呼吸相应,六脉自然朝于性命,精神魂魄各归其元,身心寂不动时,便会迎来一阳生的成就。

如同余洞真所言,最初的修炼之路需要慢慢温火进行,这与外丹炼制时的要求相似。随着修炼的深入,我们会经历一阳生至二阳迁等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跨越都是修炼之路上的一大进步。这些阶段的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深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一阳来复这个概念的发展脉络和思路是连贯而清晰的。它既源自《周易》复卦之一阳来复的启示,又受到汉代之后天时的影响,通过《周易参同契》等书的影响,对外丹修炼时机、火候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它成为了内丹修炼的一种状态术语。

在这个资源共享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崇尚分享知识的力量。本文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让我们共同探索这个充满奥秘的修炼世界,深入理解丹道理论中的关键象征——“一阳生”。

易经入门,周易占卜,易经算命,易经算卦,周易八卦,易经64卦,周易预测,周易六爻,易经万年历,周易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