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必然?与当时的制度有关

  安史之乱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也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看似是一次偶然的事件,但其实却是制度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文昌塔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就算没有安禄山造反,按当时唐朝的制度来说,很快也会有张禄山、王禄山造反。安史之乱爆发的根由,其实并不是因为某一个人,而是因为当时的制度。

  要想说清楚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自从中国有军队以来,一直存在两种军制。一种是常备兵制,另一种是非常备兵制。所谓常备兵制,就是让一群人做职业军人,国家拿钱给你发工资。而非常备兵制,则是打仗的时候让你来打仗,不打仗的时候让你回家工作。

  这两种制度,各有优劣。

  常备兵制,士兵的职业就是打仗,所以在打仗这件事上,往往也就能够更加专业,更具有战斗力。但缺点在于这些士兵需要国家出钱去养,对于国家的财政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而且军队常年成建制的存在,内部难免会出现贪腐、吃空饷等各种问题。最要命的是,领兵的将领手里有了军权,极易产生尾大不掉的现象。

  而非常备兵制,同样也是利弊参半。优点在于对国家财政产生的压力比较低,不打仗的时候就自己回家该干嘛干嘛去了,种种地做做生意,还能给国家多创造一些价值。而且非常备兵制,不会出现将领拥兵自重的现象。但缺点在于,非常备兵因为不是专业打仗的,战斗力往往值得商榷。而且从募集到投入作战,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极易错失战斗的良机。

  这两种制度,谈不上哪种更好,只能说哪种更合适。

  比如说三国时期,曹操就选择了非常备兵制,也就是所谓的屯田制。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去种地,保证粮食需求。打仗的时候,这些农民直接摇身一变,变成士兵,马上就能开始打仗了。

  正是这种制度,曹操麾下地盘的恢复力,变得越来越强。这就使得曹操哪怕失败了,也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终成一代霸主。

  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一代枭雄宇文泰,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了一部,提出了所谓的府兵制。在这种制度下,兵农合一,军队打仗的时候去打仗,不打仗的时候种地。除此之外,连马匹和武器,都是由士兵自备的。在这种军制下,军队对于国家财政的压力极低,而且能够保证粮食安全。

  正是靠着这种制度,宇文泰主导的西魏,才能雄踞关中,称霸一方。

  后来,宇文泰死后,他的后人通过篡位的方式,将西魏变成了北周。北周一共延续了24年,期间灭掉了北齐,平定了北方。然后外戚杨坚又通过篡位的方式,将北周改为隋,并在数年之后,南下灭掉了南陈,终于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以来的南北对峙。

  在这个过程中,府兵制可以说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府兵制的推广,导致地方将领没有造反的能力,国家可以用极低的财政开销,来养活一支庞大的军队,实在是好处多多。

  后来,隋朝灭亡以后,李渊父子建立了唐朝,也基本沿袭了这套军制。正是凭着这套军制,李渊雄踞关中以后,可以轻易在关中地区,募集到充足的兵员,最终得以横扫天下。

  。

  随着唐朝统一天下,府兵制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了出来。

  唐朝初年的时候,唐朝的主要敌人,是中原各大割据势力,比如王世充、窦建德、萧铣等政权。,到了贞观年间以后,当国家中原已经被彻底统一,国家内部就基本没有战事了。到了这个阶段以后,唐朝的主要敌人,就变成了周围的外族政权。比如高句丽、突厥、吐蕃等等。

  到了这个阶段,府兵制的弊端,就开始凸显出来了。

  比如说,李世民要去征讨高句丽。在府兵制的制度下,李世民需要从各地征召府兵,然后组成军队,然后再千里迢迢从关中地区,赶到朝鲜半岛。光是这个过程,估计就得好几个月。

  如果再加上和高句丽战斗的时间,以及战争结束后大家回家的时间。这一来一回,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早就错过了种地的时间了。等到士兵刚刚回到家,还没休息多久,长安那边就又发来召集令了,要去西域那边打仗。那么没法子,这些人就得重新集结,再往西域那边赶。

  大唐子民,不能把时间都花在赶路上啊?

  再说,边疆打下来的那些地盘,也需要军队去驻守,不可能一直依靠这些府兵去守。

  所以,渐渐地,唐朝的常备军队,开始越来越多。原本最初的府兵制,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走样了。

  李世民去世后,其三子李治登基。李治在位期间,唐朝进一步扩张,版图之大达到了巅峰。当时的唐朝,北到贝加尔湖,南到越南河静,东到朝鲜半岛,西到里海。到了这个时候,府兵制基本上已经不管用了。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西域那边出现战事,唐朝从关中或者华中地区募兵,然后大老远地跑到里海那边去打仗,这现实吗?到了这个时候,常备军队在唐朝,就已经相当普及了。

  但这样一来,其他问题就又出现了。

  是军费问题。以前实行府兵制的时候,国家的军费开支极低。到了这会儿,因为常备军队越来越多,国家的军费开支也就越来越大。过大的军费开支,会彻底拖垮国家财政,这怎么办?

  那就只能减少常备军数量呗。

  于是,唐朝开始逐渐减少内部的常备军,将常备军都放到边疆去。反正唐朝内部也没什么战事,维持那么多的常备军也没意义。

  而这些边疆的常备军,就成了后来唐玄宗时期军镇的前身。

  ,是募兵问题。当时的唐朝,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唐朝人也是最幸福的人民。但这样一来的话,唐朝人就不爱参军打仗了。与其大老远跑去西域那边当兵,为啥不花点钱了事?反正留在中原的话,赚得更多,肯定能把这笔钱赚回来。

  于是,唐朝人越来越不爱当兵了。

  唐朝人不爱当兵,仗总还是要有人打啊?所以没办法,唐朝就只能开始在边疆募集那些其他民族来参军。对于这些边疆民族来说,当兵是个很好的工作。赚得不少,而且还很有面子。最重要的是,他们原本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无需离开自己的家乡就能直接参军工作。

  所以,从李治时代开始,唐朝军队中的边疆民族,占比越来越大,并且逐渐过半。

  李治死后,唐朝陷入了长达几十年的权力倾轧,先后经历了李显—李旦—武则天—李显—李重茂—李旦—李隆基这一系列的变化。所以,在这几十年当中,唐朝的高层也没时间去管军制的问题。直到李隆基掌权之后,这个问题才开始被重视起来。

  沿着之前解决问题的思路,李隆基设置了十大军镇。这十大军镇,分别部署在唐朝边疆几个最关键的地区,分别为平卢军镇、范阳军镇、河东军镇、岭南军镇、朔方军镇、河西军镇、陇右军镇、剑南军镇,再加上北庭、安西两大都护府。

  这十大军镇,几乎集中了当时唐朝全部的常备军,亦是当时唐朝最为精锐的边军力量。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应对外敌,有的军镇是合并指挥的。比如河西、陇右两大军镇,往往就是由一人指挥,用以防范吐蕃;而平卢、范阳两大军镇,则同样掌握在一人之手,为了防范朝鲜半岛。

  因为当时大量少数民族参军入伍,导致唐朝的很多将军,也都是少数民族。比如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等,就都不是汉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时唐朝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边军将领如果表现出色的话,可以入朝为相。

  如此一来,汉人将领如果特别优秀的话,就可以直接入朝为相。但少数民族的将领,往往不具备为相的才能,所以对中枢的文官们没有威胁。为了杜绝这些边疆将领的威胁,中枢的重臣们,自然更愿意任用少数民族的将领。

  军镇手握重兵,边疆军队从将军到士兵,都非汉族,军镇既有军权,又有财权……这些条件加到一起,要是还不出谋反的情况,那才是怪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