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原文及翻译,淮阴侯韩信到底有没有谋

正史记载,韩信的确是因为造反未遂,被吕后发现,伙同萧何用计处死的,并灭了族。《史记-淮阴侯列传》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淮阴侯列传原文及翻译!”遂夷信三族。

我个人认为,韩信应该是没有实施造反的。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正史中记载的很多细节逻辑不清,不合常理,甚至自相矛盾,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 韩信没有造反的资本。

《史记》中记载,韩信是在汉五年因为有人诬告他谋反,被贬为淮阴侯的,被解除兵权后随刘邦到长安居住。实则是留在刘邦身边被监视居住,比软禁好不了多少。而记载韩信谋反是在汉十年,距离韩信被贬已经过去五年时间了,相信韩信之前的那些粉丝早已和他画清界限了。没有得力的助手,也没有充当炮灰的小兵,谈何谋反?

第二、“谋反”暴露的原因十分可疑。

司马迁说,韩信得罪了自己的舍人,舍人的弟弟去吕后那里告发了韩信。这种说法是非常不符合逻辑的。谋反,多大的事啊,一个舍人怎么可能知晓,也未免太儿戏了。

第三、 韩信与陈豨的“谋反约定”逻辑上也说不过去。

汉七年,刘邦平定韩王信叛乱,韩王信逃入匈奴。刘邦封了陈豨为侯、赵国相国,令他督统赵国、代国的部队巩固国防。可见当时刘邦是认可陈豨的人品和能力的,两个人正在蜜月期。韩信要不是脑子进水了,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跟陈豨说“哎呀,皇帝多疑,你早晚还是造反的好,我帮你”。这不是扯吗!

第四、 韩信矫诏释放各官府的囚犯和奴隶当炮灰这种说法值得推敲。

圣旨哪里是那么容易伪造的!说,皇帝远在代地平叛,诏书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没有什么喜庆的大事件,也不是新皇登基改朝换代,何来的大赦天下?就算韩信厉害,确实伪造了诏书,那么拿着诏书到各处官府释放囚犯和奴隶,这么大的动作,吕后又怎么会不知道呢?而《史记》中说,韩信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陈豨消息后杀入皇宫。要知道,代国距离长安往返一千多公里,又是战争时期,人员往来一次至少要十天半月。这么长时间多么周密的计划都泡汤了。

第五、韩信造反的首要目标是吕后和太子,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治之举。

如《史记》记载,韩信与陈豨约定他为内应,搞定吕后和太子。而这种动作即使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呢?皇帝在外,身边又有主力部队,各地诸侯王都是刘邦的直系亲属和旧将,也不可能听从韩信指挥。刘邦本人也不是一个“妇人之仁”的君王,此举显得无足轻重。

第六、 根本没有造反的时机。

我们用常人的思维模式试想一下刘邦御驾亲征,一个老头跋山涉险,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扔在家里,且不说刘邦多疑的性格,换做任何一个人,在此时,都会格外加强京城的戒备。他不会给任何人机会的。凭韩信的军事才能,他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第七、 对韩信没有政治头脑的说法,我认为是偏激的。

项羽分封完诸侯王后,韩信主动投靠刘邦,是看清了时势;还定三秦,是他能看清形势;背水一战以少胜多,是他看透了人的心理。他拒绝了项羽的劝降,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原因只有一个他深感刘邦的知遇之恩,不忍背叛。也应该是部分认同了蒯通的说法,但他认为,至少,刘邦不会要的他的命。一个懂得感恩,“一饭千金”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合乎情理,而不是缺脑子。

第八、《汉书》和《史记》的记载明显有悬念。

《汉书》中是这样说的“高祖已破狶归,至,闻信死,且喜且哀之”

《史记》又是这样记载的“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记载刘邦的态度一个是“且喜且哀之”,一个是“且喜且怜之”,一字之差,表达的已经却截然不同。但无论是“哀之”还是“怜之”,两个作者其实都不约而同,意欲表现出刘邦的“不舍”之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刘邦这样一个狠角色,他“哀”什么?他又“怜”什么呢?如果韩信确实谋反,他因该“怒”才对吧!或许,韩信并未造反,而当刘邦知道这个既定事实后,故而有此吧。

第九、历史背景有可能局限了历史的真实性。

无论是班固的《汉书》,还是司马迁的《史记》,作者都是汉朝的官员,有一些真实的历史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他们也不敢去探索。而即使是知道实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敢说出来的。毕竟,一个盖棺定论的反贼,至少在本朝是不能被翻案的,更何况还涉及到开国之君。有些事,正史也不一定全都是事实。

结束语从某种意义上讲,韩信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当世人都知道他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巅峰,犹如穿越了一般。用兵无师自通,死后无著传世。古往今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功高震主者又有几人能善终呢!无论后世如何评价,哥只做一个传说罢了。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