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给别人代写的讣告。讣告是每个人当自己的亲人逝世后,所面临的第一件大事,不可不知。它一方面,告诉别人亲人逝世的消息,另一方面,也是请别人前来帮忙,捧场,致祭的文书,事关重大。现在网络发达,好多人通过书面形式,发在群里,更要注意格式,以免遗笑大方。注意事项如下丧事祭文大全
1,讣告以孝子的名誉去发。
2,书写时孝子应称不孝男,千万不要称孝男。现在好多讣告,祭文中,动不动就写孝男是不恰当的。因为,无论怎样尽孝,父母逝世就是不孝。这也是一种自谦之辞。
3,显考父,一定要另起一行,并且比正文其他行高出,以示对逝者的尊敬。
4,父为显考,老大人。母为显妣,老孺人。
5,一定要说明三献,家祭,出殡的准确时间。
6,父逝自称孤子,母逝为哀子,父母均逝,称孤哀子。好多人在此处写成孝男,不太恰当。
7,讣告是孝子向外公布亲人逝世的讯息,私人发布则写子女名字,如果是公职人员,公家发布,则写治丧委员会。
8,当讣告发出后,其他的通告就不写孝子,而写治丧会,或者什么也不写。现在有好多在家祭日,把告知出殡时间的通告,也写成讣告,写上孝孑名字不太合适。因为,此时孝子已全权委妥治丧会,行施一切权利,通告就是治丧会发的。
要不要为活着的老妈写悼文?
老人的心性和孩子一样,别人有的她/他们也想有,老了之后子女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先说一个小例子我舅妈有三个女儿,她和二女儿家住一起,因为都住在同一个村,所以老大和老三也常来看她,陪她说话。
有一天老三说“妈,我明天买排骨煲好叫你去吃”,当时老母并没有表示很期待能去老三家吃排骨的意思。
而三女儿在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员的,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
这下好了,老母亲左等右等等了一个多星期也没吃到“三女儿家的排骨”,导致晚上睡不着觉,找二女儿告状小三家说煮排骨喊我去吃,这都一场多了,排骨汤都没看到!
由此可见老人和孩子一样对子女的“许诺”有着强烈的期待、盼望,甚至会数着日子算着时间,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就像我们小时候期待过年一样,过年长辈会发“压岁钱”的心理就是老人的心理。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咱们来分析一下老母亲会提出这个要求的原因,她的具体想法是什么?
也许她很久没有见到你了,很想你,想用这办法让你去看看她,用她的经历提醒你她为儿女们付出了多少,怕子女忘恩……
,这只是我的个人推测,这个问题所发出的一个老人想见儿女的信号很强,个人觉得抽时间回去看看的好。
你母亲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人。
“生挽悼文”古代就有!
比如对联中的“生挽联”就是给活人写挽联,这并不是什么值得伤心痛苦的事,反而是和“雅兴”。
生挽联就是对所挽之人的“评价”,能让他活着时看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绝对是件快乐的事。
除了“生挽”还有给自己写挽联的,称为“自挽”。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是个大学者、文学家,曾参与过《四库全书》总纂。
纪晓岚自撰“挽联”,也就挽他自己
“沉浮宦海为鸥鸟;死生书丛似蠢虫”
此联写出他的从政生涯是“宾”,冶学精神是“主”的一生,比喻新奇,自嘲中带着诙谐,透露出乐观处世的人生态度。
,老母亲要你写就写吧,不必顾忌其它。
关于“生挽联”我在这发个典例,希望对后人有用。
清代大学者“俞樾”在他要断气前,回顾自己的一生,不无志满意得之慨,于病榻撰自挽联
上联“生无补乎时,死无损呼数,辛辛苦苦著成五百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历数八十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欤。”
有事了,一会来加图片
家属姑母去世怎么写帐心?
说句实话,本人还真的没有给别人写过挽帐,我给别人送过挽帐,挽帐也是请那些主持白事里所谓的老学究写的。一般村里都有红白理事会,他们代为包办。
所谓帐心一般应该指的是晚辈追悼逝者的悼词。悼词是指对逝去之人的一生的和怀念。因为帐心的表达空间有限,不可长篇大论,尽量让人一目了然。
对于一般观者都不会在意悼词写的是什么,而是在意这幅挽帐是何人所送,毕竟不是灵堂里的挽词,要左右对仗工整,还有横批。因为挽帐都有一定的格式,主要是称呼的区别。
对于家属姑母亦称姑母,我们这里一般都会这样写,上联沉痛悼念姑母大人千古
或者是沉痛悼念姑母大人永垂不朽
下联是侄婿莫莫莫侄女莫莫莫敬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