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读音,关于郑振铎的生平介绍有哪些?

最早的列宁著作中文译者是郑振铎(1898— 1958),福建长乐人。早年曾参加五四运动。曾参 与组织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先后在上海郑振铎读音、北京任大学教授。他在1919年12月15日在 《新中国》月刊第一卷第八号上翻译发表了列宁的《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一文,发表时的 标题是《俄罗斯之政党》。这篇文章现收入《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4卷。还翻译发表了列宁起 草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通过的《关于战争的决议》一文,发表时的标题是《对于战争之 解释》。1921年 11月5日,又在由他主编的《时事新报》的“学灯”上,用“度”的笔名发表了另一 篇列宁的翻译文章《李宁的宣言》。

郑振铎是全才型的文化巨匠是吗?

郑振铎(1898〜1958年) 福建长乐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文学评论 家、文学史家、翻译家、文献学家、艺术史家、考古学家和收藏 家。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曾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 与沈雁冰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世界文库》 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局 长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任文化 部副部长。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 《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等。

一课 郑振铎阅读答案

  1941年,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许多地方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12月8日上午,暨南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老校长怀着异常沉痛的心情,主持着紧急而简短的校务会议。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据来自报社的最新消息说,今天早上,日本兵占领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日本兵正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开进租界。
  ”老校长低沉的语调掩抑不住心头的愤懑,“……课照常进行,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校长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们个个神色黯然。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更是紧蹙着浓眉,他的眼里闪射着一种异样的光芒,忧愤、悲切、伤痛、仇恨……复杂而难以言喻。
  
上课的铃声敲响了,郑振铎像往常一样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进教室,只是步履显得十分沉重。教室里依旧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他们仍然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摊开笔记本,鸦雀无声地准备聆听郑先生的讲课。郑振铎神情肃穆地环视着教室,鼻翼不由地抽噎了一下,但还是忍住了眼泪。
  “今天的事,你们大概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决定,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即停课。”
郑振铎心里明白这“一课”的意义,他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个超人,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凝聚在一堂课中,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学生。
  这一堂课,他讲得格外的亲切,学生们也心无旁骛,不停地做着笔记,即使平时最不认真的学生,这时也开始用功起来。
10点30分,不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隆隆的车鸣声从远处清晰地传来,车轮沉重地滚动着,仿佛碾压在暨南大学所有师生的心头,令人沉闷得喘不过气。
  不一会儿,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卡车慢慢地逼近了校门。从学校顶楼的窗口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萧瑟的北风中,“太阳旗”鼓满着嚣张的气焰,盛气凌人地招摇而至。
郑振铎停止了讲课,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他挺直了身体,做了个立正的姿势,毅然合上了讲义夹,严肃而又坚决地宣布“现在下课!”学生们随之站了起来,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伤感,没有悲哀,他们都已知道应该怎么办,应该走向哪里。
  许久,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同学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啜泣声。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从校长到工役,从教师到学生,所有的人用热血铸就的身躯,迈着“可杀而不可辱”的脚步,走出教室,集合在教学大楼前,炽热的心将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从此,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使命。
  郑振铎在暨大所上的“一课”,也成了他教书生涯中的“一课”。但郑振铎先生在这一课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精神、报国壮志,却深深地教育、影响着许许多多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
1、 把题目改成“一课”好不好?说说理由。
  
2、 第一段写校长的讲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了郑振铎先生?
4、 郑振铎心里明白了这“一课”有什么意义?
5、 你从校长、工役、教师、学生们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6、 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不好。
  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怀念郑振铎先生的。
2、交待时代背景和事件。
3、动作、神态、语言。
4、再也不能教学生祖国的语言了。(或要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
5、“可杀而不可辱”的精神气概
6、略(言之成理即可)。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