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其毅简介

邢其毅,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原籍贵州省贵阳市,1911年11月24日出生于天津市。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任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员,在中央研究院庄长恭教授领导下进行生物碱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任华中军医大学教授,在艰苦条件下完成一简便测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和云南抗疟植物的研究。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农化系教授,兼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邢其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市

出生日期1911年11月24日

逝世日期2002年11月4日

职业有机化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辅仁大学化学系

主要成就我国多肽化学研究方向的开创者

原籍贵州省贵阳市

人物简介

2

他早年在美国完成了联苯立体化学博士论文,后在德国完成了芦竹碱合成与结构测定方面的工作,该化合物后在有机合成上得到广泛应用。回国后,曾从事不饱和脂肪酸测定方法、防已生物碱、迈克尔反应、普林斯反应等研究。提出了合成氯霉素的新方法,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还参加领导了牛胰岛素全合成工作,此成果与其他有关单位共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多年从事多肽合成及人参肽、花果头香等天然产物和立体化学的研究。长期从事化学教育工作,多年主讲“有机化学”,教学水平甚高,效果好,受到同事的敬佩和学生的爱戴,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兼任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多年。50年代编写的《有机化学》和以后的《基础有机化学》是在中国影响甚广的大学有机化学教科书,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赞扬。其中《基础有机化学》获1988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2年11月4日病逝于北京。

个人履历

3

1911年11月24日 出生于天津市(原籍贵州省贵阳市)。

1933年 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

1933-1936年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6-1937年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维兰德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37-1941年 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44-1946年 在新四军华中军医大学任教。

1946-1949年 在北京大学农化系和化学系任教授,兼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0-1952年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并兼任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主任。

1952-2002年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并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2年 被聘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

1962年 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78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至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并兼任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和青

生平经历

4

邢其毅——我国多肽化学研究方向的开创者

邢其毅,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生物碱、多肽、抗生素合成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和花果头香等天然产物化学方面均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他是胰岛素合成项目的学术负责人之一,他所设计的氯霉素的新合成法,60年代就被国外用于工业生产。他特别注重基础教育,亲自讲授普通有机化学课程近20年,为我国有机化学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有机化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自行编著的有机化学教科书,是许多高校沿用多年的主要教材。

邢其毅,原籍贵州贵阳,1911年生于天津。父亲邢端是清末翰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是国家中央文史馆馆员。邢其毅自幼读私塾,并一直喜欢研读史书,这使他在文学和史学方面都有较深的功底。

1933年,邢其毅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后去美国留学,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在有机化学家R.亚当斯(Adams)教授指导下从事联苯立

科学研究

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邢其毅是一位造诣很深、洞察力敏锐的有机化学家,他早在50年代初就断言在未来年代里蛋白质和多肽化学必将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阵地。1951年他就提出并进行蝎毒素中多肽成分的研究,由于各种原因,这项研究未能正常开展,事后证明,这个计划比国外同行早15年。

多肽合成研究中,氨基酸的端基标记是一个重要问题,邢其毅是我国进行接肽方法和标记氨基酸研究的第一人。他提出用硝基苯甲酸酐与氨基酸发生德肯-威斯特(Dakin-West)反应使氨基酸末端生成一个带色的氨基酮化合物,这是一个识别氨基酸羧端的好方法。

在多年的多肽化学研究中,邢其毅和他的助手们还成功地合成了九种多肽的新试剂,并获得了国家教委198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神秘诱人的领域,50年代前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都在注视着这个问题。1955年,英国的弗雷德里克·桑格用生物降解和标记方法确定了第一个活性蛋

教育贡献

6

邢其毅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有机化学家,而且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享有盛誉的有机化学教育家。他常讲,他这一生的主要精力在于教书。这一方面说明他对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十分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自豪。

邢其毅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一丝不苟。他在教学上奉行的格言是“劳则思,逸则罔”。他自己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课堂上。他知识渊博,又有精湛的讲课艺术,他讲课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给学生以启迪。在课堂上,他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挥洒自如地给学生许多丰富知识的,在不知不觉之间又给学生们留下了许多耐人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住”,使你随着他的思绪去思考和探究。邢其毅认为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能否使学生受到所讲课程的“感化”,从而引起他自己的深入钻研和追寻。这种“感化”不但使大批学生立志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而献身,而且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献身、奋斗的

主要论著

7

1 HsingC.Y.,ChangK.J.Anemethodforthecleavageofunsaturatedfattyacids.J.Am.Chem.Soc.,1939,6135-89.

2 ChuangC.K.,HsingC.Y.,KaoY.S.UntersuchungenüberdieAlkaloidevonHan-fang-chi,Fangchinolin,einDemethyltetrandrin.Bericbt.1939,52B,519-25.

3 HsingC.Y.,LiE.F.AnoteonthecinchonabarkscultivateinYunnan,L.ChemEng.China,1942,932—35.

4 HsingC.Y.,LiL.T.TheActionofGrignardReagentsonEthylEthyleetracarboxylate.AGe

悼念文章

8

作者张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邢其毅教授从苏北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化学系任有机化学教授。我则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从海外归来,在燕京大学化学系得到一个教授有机化学的职位。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2年提出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仿照前苏联把工程学科和文理法学科分别组成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北京的3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组成了今天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3校的化学系合而成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我与邢其毅教授有幸相识并成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的同事,已经有半个世纪了。

邢其毅教授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这是一所德国教会建立和资助的综合性大学,有着多年历史。其后去美国的伊利诺(Illinois)大学,师从R.Adams教授研读并取得博士学位;接着又去德国的慕尼黑(Munich)大学,在H.Wieland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于1937年回国,受聘为中央研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