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荃麟简介

邵荃麟(1906~1971),男,原籍浙江慈溪,出生于重庆。原名邵骏远,曾用名邵逸民、邵亦民,笔名荃麟、力夫、契若。现代文学评论家、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等及剧本集《喜酒》;翻译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重要论文有《论主观问题》等,显示了他对文艺现状和理论现状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邵荃麟

别名邵骏远,邵逸民,邵亦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重庆

出生日期1906年

逝世日期1971年6月10日

职业作家,文艺理论家

毕业院校复旦中学、复旦大学

代表作品《英雄》,《喜酒》,《论主观问题》

人物介绍

2

邵荃麟(1906年-1971年),浙江慈溪人。出生于四川重庆。原名邵骏远,曾用名邵逸民、邵亦民,笔名荃、力夫、契若。中国文艺理论家、现代文学评论家、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早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34年任反帝反战大同盟宣传部长。同年,被捕入狱。1937年经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和翻译工作。

荃麟于1936年前后开始文学写作和翻译,早期作品有《糖》、《车站前》等,作品内容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邵。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任中共浙江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先后在杭州、金华、丽水等地参与领导抗日宣传和文化工作,并编印刊物。主编《东南战线》,并为《现代文艺》、《现代青年》、《改进》、《抗战戏剧》

人物概述

3

邵荃麟(1906~1971),男,原籍浙江慈溪。出生于四川重庆。原名邵骏运,曾用名邵逸民、邵亦民,笔名荃、力夫、契若。现代文学评论家、作家。

1920年到上海,在复旦中学、复旦大学经济系就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34年任反帝反战大同盟宣传部长。同年,被捕入狱。出狱后,主要参加革命文化活动。邵荃麟于1936年前后开始文学写作和翻译,早期作品有《糖》、《车站前》等,作品内容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文学论文《对于运用文学上统一战线的认识》,根据当时斗争形势要求,提出反对包办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的主张,要求文学工作者“把握现实的全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他参与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文化领导小组工作,任中共东南文委书记。主编《东南战线》,并为《现代文

人物故事

4

他是受新文学影响走上革命道路的共产党员,22岁时出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和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他又是以一管笔墨影响他人的文化战士;

他体弱多病,又任《人民文学》主编和第一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重任,但乐于、敢于为文艺家们抵挡是非的风雨;

他是少年离家难归根,辗转南北半世纪而不忘乡音的宁波游子;

他就是不到20岁入党,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邵荃麟。

1906年初冬的一天,一个男婴“呱呱”降生于山城重庆一药材商邵敬亭之家。这个男婴就是邵荃麟。按照邵氏家族的排行,父亲替儿子取名“骏远”,希望儿子能成长为杰出的人,以光祖耀宗。小骏远4岁那年,由父亲带回宁波的老家———慈溪县庄桥镇东邵村(今江北区庄桥街道)。

东邵村地处姚江北岸,宁慈公路西侧。村不大,一因邵姓居多,一因邵氏家族有人于清朝道光年间中举为官,留下数幢五马头的古建筑群,故小村以邵姓命名。依照乡风民俗,邵父替小骏远请了私塾先生,教读“四书五经”,识字明理

人物生平

5

1920年到上海,在复旦中学、复旦大学经济系就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34年任反帝反战大同盟宣传部长。同年,被捕入狱。出狱后,主要参加革命文化活动。

主要作品

6

邵荃麟早期作品有《糖》、《车站前》等,作品内容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文学论文《对于运用文学上统一战线的认识》,根据当时斗争形势要求,提出反对包办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的主张,要求文学工作者“把握现实的全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他参与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文化领导小组工作,任中共东南文委书记。主编《东南战线》,并为《现代文艺》、《现代青年》、《改进》、《抗战戏剧》等刊物撰写文章,创作了四幕话剧《麒麟寨》等作品,宣传抗日,反对投降。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转移到桂林工作,任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工作组组长,主编《文化杂志》,创办《青年文艺》,积极扶持文艺新作,对青年作者做了大量的辅导工作。创作集有短篇小说集《英雄》(1942)、《宿店》(1946);独幕剧集《喜酒》(1942)等,受到文学界的重视。

1944年到重庆,

含冤而死

7

邵荃麟曾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7月,他在大连主持召开了“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强调“现实主义深化”,提倡人物形象多样化,除正反两类人物形象外,还应该写中间状态的人物。这对于克服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浮浅单调现象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来却受到公开批判。“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于1971年6月10日含冤病死狱中。

1979年9月21日,为邵荃麟举行了追悼会,宣布恢复名誉,平反昭雪。1981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邵荃麟评论选集》。

邵荃麟(1906-1971),原名邵骏远,曾用名邵逸民,“荃麟”是他的笔名,重庆人,祖籍浙江慈溪。著有《邵荃麟评论选集》。邵荃麟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作家。他在复旦中学、大学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过共青团上海江湾吴林区、杨浦区、法租界区委书记,共青团江苏省委常委。1928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