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恭简介

任之恭(1906年10月2日-1995年11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沁源县,物理学家。曾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山东大学、北京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担任教职并进行实验研究工作。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任之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省沁源县

出生日期1906年10月2日

逝世日期1995年11月19日

职业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性别男

人物生平

2

1906年10月2日,任之恭出生于偏僻的沁源河西村。自幼他聪颖好学。

6岁入私塾读书,11岁入沁源县小学读书。

13岁便离开家乡赴省城太原,报名参加清华学校的入学初考。但那年清华只从太原招收一名学生,他虽考取了第二名,亦不能进入清华,遂又参加了省立一中的考试,初录取为旧制中等科第20班的学生。他虽然只在省立一中读了一年书,便于第二年考入清华,但一中严格的校风校纪,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清华读书时的任之恭,潜心于学业,成绩一直是“三级班”中的尖子。不仅如此,他对“五四”学生运动也倍加关心。据他的回忆录说,当年仅14岁的他“还记得1920年北京街头的游行示威,散发传单”,“当北京政府屈服于压力承认学生要求时,群情欢腾。”他认为“五四运动有其更深远的影响——就是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兴起”。

1926年3月18日,也就是任之恭将结束在清华学习的那一年,他参加了北京上万学生的总罢课,抗议强人军阀段祺瑞。

个人生活

3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任之恭与陶葆柽新婚燕尔,双双逃难长沙,在湖南长沙临时大学任教。

科研成果

4

任之恭在外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50余篇物理学研究论文。其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①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初期

主要研究高空电离层、电子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氢负离子(H)亲合性吸收光谱的量子力学理论;

②4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

主要研究微波波谱学,电子自旋磁共振,分子转动磁矩塞曼效应,自由磁基共振,微波在生物系统的应用等。

1977年任之恭还在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微波量子物理学》中文专著。

人物历程

5

任之恭对故乡山西感情至深,一直在关心着家乡的教育事业。从1988年开始,他在山西设立了"任之恭数理奖学金",每年颁发给那些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要坚定地相信,将一生奉献给自然科学研究,会取得巨大的报偿,更重要的是奖学金也意味着只要努力工作,坚韧不拔,几乎任何事情都是可能成功的。"他说,设立奖学金的目的在于鼓励更多的山西学生,不管教育机会如何有限,都要坚持他们的科学研究。

在他家的客厅里,始终挂着一幅山西沁源山水字画,几次朋友用新字画取而代之,事后他又亲自把这幅画挂上,他经常向朋友谈起山西醋,从醋的制作经过,到吃醋的种种好处,谈得津津有味,并拿出老陈醋让朋友品尝。他还经常谈起"任先生面",那是在清华大学当教授时的事。由于他特别爱吃面条,常常要求厨师准备一碗汤面,在里面加上山西醋,慢慢地这种要求变得复杂起来

主要贡献

6

从40年代末开始的20多年中,任教授在微波波谱领域,作出了许多先驱性的贡献。他利用电子自旋共振的方法研究了由于核磁矩与分子转动磁矩的耦合而产生的超精细结构。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