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惠僧(1894—1979),湖北黄冈人。又名晦生,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与陈公博代表广州区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一起义后,与中共脱离组织关系。1950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研究员、参事。1957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7月2日病逝于北京。生前撰写了许多回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和早期工人运动的史料。1983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包惠僧回忆录》。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包惠僧(1894—1979),湖北黄冈人。又名晦生,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与陈公博代表广州区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一起义后,与中共脱离组织关系。1950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研究员、参事。1957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7月2日病逝于北京。生前撰写了许多回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和早期工人运动的史料。1983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包惠僧回忆录》。
中文名包惠僧
别名鲍一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溢流河
出生日期1894年
逝世日期1979年7月2日
毕业院校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北京大学肄业
主要成就中共一大代表
包惠僧出生于小土地经营者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在武昌教书半年,后任《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等报记者。1919年于北京大学文学系肄业,同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在武昌组织共产党临时支部,任书记。
1922年至1923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支部主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兼秘书,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长。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中共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广州参加国民党工作,历任中央党部党员训练班委员,兼任广东大学师范部教员,铁甲车总队政治教官,滇军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1团党代表,第22师党代表。参加讨伐滇桂军阀刘震寰、杨希闵等战役。
1925年8月初,调任黄埔军校第三团党代表,参加过解散反动粤军许崇智、梁鸿楷等部二次东征战役。抵达潮梅后,调任黄埔军校入伍生政治部
·1894年,生于湖北黄冈(今团风)但店镇溢流河拱桥铺村。曾就读黄冈中学、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1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肄业。
·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在上海参加编辑《劳动界》周刊。9月回武汉,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和中共武汉区委员会区委书记,发动工人运动。
·1922年,调中共北京区委,期间被派到郑州主持召集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议,任委员兼秘书。
·1923年10月,返回武汉,当选中共武汉区委会委员长。
·1924年,以中共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5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6年,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1团党代表、第22师党代表,战时政治训练班主任,新闻检查委员会主席,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筹备主任等职。
·1927年,任独立十四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国共分裂后,脱离中共党组织。
·1931年至1948年,历任国民党武汉行
在党史上,包惠僧常常成为史学家们关注的对象,因为他的一大代表资格颇受争议,而其后的经历也令人嗟叹。但在新闻出版界,他却至今都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包惠僧曾经是一名记者,也因为工作的需要当过编辑,办过刊物。
包惠僧,原名包道亭,化名包一宇、包悔生、包晦生、包亦生、包一德、鲍一德、鲍怀珠、弁有德,笔名僧、雷、鸣、亦愚、栖梧老人。因包惠僧情绪易激动,待人处事全凭热情,话不投机就可能吵架斗殴,敢于直言,不怕伤人,不计后果,,又有一个绰号曰“大炮”。
包惠僧1894年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今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溢流河拱桥铺村)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先后在两所小学当过近一年的教师,但都因故被迫离职。由于工作没有着落,他曾苦闷彷徨之极。一个偶然的机会,包惠僧碰到了从事新闻工作的伍力,就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伍力。伍力劝说并鼓励他从事新闻工作当记者。包惠僧尽管有顾虑,但在走投无路之际,这不失为一条谋生之道,从此包惠僧进入了新闻出版业。
包惠僧试着向几家报馆投稿,半个月后,竟然获得几家报馆的特约外勤记者证。这几家报馆分别是《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后来,他又兼写外
在采访中,包惠僧逐渐认识到军阀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从而树立了改造社会的理想。过去只把当记者作为谋生的手段,现在则要将它变成揭露黑暗、改造社会的武器。
当时,包惠僧以“雷”、“鸣”为笔名发表文章,其意就是要震撼一下死气沉沉的社会,用雷电轰鸣,撞出一个缺口,逐渐扩大,以便展现出一个新世界。出于一颗正直、热情的心,包惠僧敢于披露社会上的一些黑幕,因而惹怒和刺伤了一些人。当时的议会秘书长蔡养朴――包惠僧的代数老师,曾劝他去找一个正当的职业。而他申辩说自己对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好人坏人如实地报道出来,可以说问心无愧,干新闻为生活计,劳动所得,心安理得。可见,包惠僧有着自己的报道原则,不媚俗,不畏难,不做假,这样想也这样做,不管旁人说什么。
不久,包惠僧即遇到麻烦,无缘无故被取消了稿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只得变换笔名继续投稿。五四运动平静下来后,政府和报馆相互勾结起来,披露社会阴暗面的稿约
成为革命者后,由于曾经做过记者,包惠僧间或被组织上委以编辑任务。
1921年5月,包惠僧在广州《群报》任编辑。《群报》由党领导,陈公博任总编辑,包惠僧在回忆录中自称是做撰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新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创办《劳动周刊》,包惠僧和张国焘、李震瀛、李启汉等负责编辑,包惠僧还负责收件与发行工作。这个刊物开支很大,但收效不多。
1922年5月,包惠僧等5人由李大钊介绍到北洋军阀交通部秘密从事党的工作。1923年,包惠僧被选为北京区党委委员兼秘书长,兼北京《宪报》总编辑。“二七”罢工惨案发生后,包惠僧等人被交通部以“鼓动工潮”的嫌疑免职。
1926年九十月间,包惠僧随北伐军抵汉,被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委任为武汉新闻检查委员会主席。包惠僧接任后,立即着手拟定新闻检查办法,召开记者招待会解决存在的问题,但工作还没有全面铺开,又被委任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筹备处主任。
192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