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叙一简介

陈叙一(1918—1992),电影译制片翻译家、导演艺术家,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缔造者和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开拓者。原籍浙江定海,出生于湖南长沙,上海沪江大学肄业。1943年开始戏剧翻译和编导工作。同年加入苦干剧团,导演话剧《埋头苦干》。1946年在晋察冀新华社广播电台工作,天津解放后任天津电影服务社副社长。1949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组长,1957年任上海电影译制厂副厂长、厂长兼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1983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因喉癌去世。

目录

  • 1
  • 2
  • 3
  • 4
  • 5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陈叙一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1918年12月

逝世日期1992年4月25日

职业翻译家、导演艺术家

毕业院校上海沪江大学

代表作品《埋头苦干》、《一刹那》

人物生平

2

1918年12月生于长沙。父亲是洋行买办。家庭的特殊生活环境,使他从小就学习英文,能用英语会话。进入中学后,他又爱上文艺。当时,他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民主思想影响下,愈来愈看不惯自己的家庭生活,同父亲发生了矛盾。1937年,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二年级时,就径自离家出走,先后在上海英美烟草公司,怡和洋行,怡和轮船公司等处作小职员,开始独立生活。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叙一深感国家衰亡的危险,精神苦闷,拼命读书,力图从中获取思想养料和精神力量。这期间,他有幸得到著名戏剧家黄佐临的热心帮助与指导。1943年,他在借到一本美国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情欲》的话剧本后,便翻译和改写成完全中国化的《田园恨》,由黄佐临导演,孙景璐主演。这是他从事翻译工作的处女作。不久,他就参加了黄佐临等人创办的进步话剧团体——苦干剧团,当舞台监督,有时也粉墨登场跑跑龙套。1945年,在黄佐临的悉心指导下,他第一次导演了话剧《

个人成就

3

陈叙一不仅仅是个优秀的翻译家,而且也是一名卓有成就的译制片导演。他自1953年翻译了第一个电影剧本《萧邦的青年时代》后,接着又翻译了《匹克威克外传》、《偷自行车的人》、《王子复仇记》、《孤星血泪》、《雾都孤儿》、《简·爱》等数十部外国电影剧本。他导演的影片有《绑架》、《华沙一条街》、《王子复仇记》、《白痴》、《白夜》、《可尊敬的妓女》等四五十部。他不论从事翻译,导演的英国故事片《王子复仇记》,为了尽力保持莎士比亚原著独特的语言特色,并忠实于影片演员和导演的艺术风格,在着手翻译前他就找来了国内有关《王子复仇记》的各种版本,包括这部影片的拍摄资料,以及影评,剧评和演员的生平介绍,艺术创作手记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做了大量的笔记。他正是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然后对配音演员进行介绍和启发,并提出自己的要求的。这样,终于出色的完成了这部名片的译制工作。

陈叙一在译制片的艺术实践中,还有所创造的摸索出

翻译趣事

4

电影《虎口脱险》中,有一幕经典的土耳其浴室接头戏。尚华和于鼎配音的指挥家和油漆匠,哼着Teaforto作为接头暗号。在原来的译本中,Teaforto被译为“情侣茶”,虽然意思也对,但演员怎么唱都别扭。陈叙一回家左思右想,第二天到厂里,把“情侣茶”改成了“鸳鸯茶”,同事们拍案叫绝!!改动虽小,却是大师手笔。有网友笑评“放在今天,谁还能想出这么贴切的词来?不被翻译成‘两杯茶’,就算不错了。”

陈叙一翻译的很多台词现在都成了老百姓的口头语了,就好像赵本山的“忽悠”似的。很多人都在用但不知道哪里来的。比如说《加里森敢死队》。一帮乌合之众弄了一个敢死队,里边有一个首领,大家见了他说“Yessir!”这个“sir”在英文里边有各种各样的翻译,可以说长官,可以说先生,等等。在这个地方,这一帮乌合之众,那个人不是长官,也不是先生。他们是社会上那些下三滥,你说,叫他们称先生,也不符合他们的身份;叫他们称

社会评价

5

多年后,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工作人员深情地回忆道1992年4月25日清晨,陈叙一同志停止了呼吸,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留在上海电影译制厂同仁们的心里。这位享年75岁的老厂长,是上海译制片事业的奠基人,是我们译制厂的瑰宝!当前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时刻,我们是多么地需要他啊!我们知道他也舍不得离开这个阵地。他在声带被切除、顽强抵御癌症病魔的,仍然时刻关心着厂里译制片的艺术质量,并逐字逐句地为译出的剧本润饰台词,支撑着病体来厂里参加鉴定每部影片实录完成的配音质量,提出很关键的修改意见。在他看到演员们把戏配得神韵恰到好处,而抿紧嘴唇露出一丝欣慰笑意的脸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译制片事业的爱有多么深……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