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娣简介

原名Betty Chandler,女,1915年5月6日出生在加拿大温雷帕克市,7岁时随全家移居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州。1933年至1938年她在奥尔根大学学习,期间以交换生的身份于1936年至1937年到中国广州岭南大学学习

目录

  • 1
  • 2
  • 3
  • 4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陈必娣

外文名Betty Chandler

国籍中国

出生地加拿大

出生日期1915年5月6日

逝世日期2006年5月3日

职业医务工作者

毕业院校奥尔根大学、岭南大学

主要成就第6-10届政协委员

代表作品《中国针灸学概要》

抗战

2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陈必娣结束岭南大学的学习,从香港经上海、南京,到达北平。由于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她滞留在北平,并且目睹了一批批与日本侵略军英勇作战而负伤的中国军人无人护理的惨状。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她参加了外国团体组织的伤员护理的工作。为了让世界了解日军暴行,陈必娣秘密买下美国记者在沦陷区拍摄的日军残杀中国人的照片,冒着风险将它们带出日军关卡送到美国,其中一张刊登在美国的报纸上。作为来自战争“前线”的反战勇士,她自己的相片也被登在报纸的显要位置,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引起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命运的强烈关注。

返美

3

陈必娣返美后,于1938年毕业于奥尔根大学,然后到密西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系学习,在这儿她结识了在这家医院胸外科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张纪正,后结为夫妻。1940年10月,陈必娣随丈夫二度来到中国,在天津安了家。抗战期间,美国领事馆曾函电她全家离华回美并承担一切费用,安排在美工作。她到领事馆表达了她的留华意愿,她已把中国视为她的第二故乡了。她亲身经历、目睹了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压迫下的悲惨生活,对苦难的中国人民充满同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充满敬仰和希望。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陈必娣为之欢欣鼓舞,并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抗美援朝期间,尽管陈必娣同志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她还是把自己仅有的宝石戒指和个人的全部积蓄捐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外文出版社工作期间,越南战争爆发,她又捐献一千元,支援抗美援越工作。

新中国

4

新中国成立后,陈必娣曾在天津河北大学教授英语。1961年起,她来到外文出版社担任英语改稿工作。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她始终认真负责,作风严谨,精益求精。她经手改定过大量难度大、专业性很强的书稿,如《中国针灸学概要》,在全世界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和好评。1940年以来陈必娣一直把中国作为她的“第二故乡”,并于1963年加入了中国籍。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后,她本人先后11次赴美探亲。在美探亲期间,她积极介绍中国情况,多次婉言谢绝了子女和亲友的挽留,放弃了随时可以定居美国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她早已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这块她患难与共几十载的土地之中———中国。

陈必娣自1983年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历任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她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晚年在家中,她仍时时关心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关心外文局事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成长,经常在自己的住处或去幼儿园为孩子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