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振君(1928年12月27日-2004年7月9日),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一,豫剧三鼎甲之一。优秀作品有《对绣鞋》、《打金枝》、《白莲花》等。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桑振君(1928年12月27日-2004年7月9日),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一,豫剧三鼎甲之一。优秀作品有《对绣鞋》、《打金枝》、《白莲花》等。
中文名桑振君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南陈留县
出生日期1928年12月27日
逝世日期2004年7月9日
职业豫剧表演艺术家 豫剧大师
经纪公司河北省邯郸市豫剧团
代表作品《对绣鞋》、《桃花庵》、《秦雪梅》、《白莲花》等
主要成就豫剧三鼎甲之一 豫剧六大名旦之一 创立豫剧桑派艺术
桑派传人刘佰玲、苗文华、赵贞玉等
先从母亲学唱河南坠子。父母亡故后在界首、亳州、沈丘、项城一带流浪卖唱。一位老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家的母亲发现了她的艺术天赋,收养她为义女,教她学习豫剧艺术。艺术天赋和不懈的努力使她14岁就唱红了开封、陈州、界首、周口、漯河、许昌等地。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期,二十岁出头的她已和豫剧大师陈素真、常香玉并称豫剧舞台的旦角“三鼎甲”,形成了“东陈西常中南桑”的鼎足之势。她曾和常香玉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将士,曾率团赴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演出,代表豫剧参加中南五省的地方戏汇演。桑派名剧《白莲花》在1956年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演中一举夺得剧本、音乐、表演、舞美四个一等奖,成为流派汇演中惟一夺取四个一等奖的剧目。1958年和1959年,毛泽东两次来河南,都点名看桑振君演的《打金枝》。
20世纪50年代初,桑振君曾有较长的时间在西华生活和演出。上点年纪的西华人至今还记得桑振君演出时那万人
代表剧目《对绣鞋》、《桃花庵》、《秦雪梅观文》、《打金枝》、《下陈州》、《八件衣》、《白莲花》、《黛玉葬花》、《英雄》等等。
著名戏剧导演罗云说,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的越调唱腔设计就有不少地方借鉴了桑振君的唱腔。2000年,“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桑振君从艺66周年暨桑派艺术研讨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有关领导和专家评说桑振君是久负盛名、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艺术家,是和陈素真、常香玉齐名的豫剧大师。
作为一位艺术家,她向来反对艺术界的门户之见,并和许多老艺术家有着极深的感情。她驱车近千里,专门来周口看望她的老姐妹、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她与豫剧皇后陈素真亲如同胞姐妹,桑老录制的《投衙》就是与马金凤的合作。
她对豫剧事业鞠躬尽瘁。2003年,已75岁高龄的她,不顾年老体弱,往来穿梭于邯郸、许昌间,指导许昌市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常俊丽排演桑派名剧《桃花庵》和《秦雪梅观文》。2004年春节,76岁高龄的桑振君还应邀回河南为梨园春擂主大奖赛总决赛做首席专家评委。
桑振君离开西华已经50多年了,可直到如今,西华县的老人们还以能比人家多看
豫剧旦角流派之一“桑派”艺术的创始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桑振君,7月9日7时在河北邯郸逝世,享年76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1日在邯郸市举行。
桑振君从走上舞台,就不甘于墨守成规,她总是根据自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戏剧情景的认定,来琢磨出更准确、更生动、更优美的唱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她创造了偷、闪、滑、抢的演唱技巧,被公认为豫剧唱腔的一绝。这种唱法给人以委婉细腻、字乖韵巧、声情并茂的审美感受。她的演唱绘形摹境,令人神往;跌宕错落,令人神怡;以情传声,令人神动;如珠落玉盘,清脆分明;如风拂春朵,摇曳多姿,形成了俏丽精巧、高雅优美的豫剧“桑派”艺术。20世纪40年代,桑振君在群众中就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观众曾经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叫“12万”,意思是她一场戏值12万。在民间还流传着“少串一趟亲,也要看看桑振君”的说法。当年她在豫东演出,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几十年来
赵贞玉,女,豫剧旦角。邯郸市邱县人。国家一级演员。春蕾豫剧团主演,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
11岁开始在邱县豫剧团学戏,1958年被送往邯郸专区戏曲学校深造,结业后到邯郸地区东风豫剧团。她先后得到豫剧界名师宋淑云、陈素真、桑振君及京剧界名师荀慧生、尚小云、李万春、袁世海、杜近芳等前辈的教海。1981年正式拜桑振君为师,专攻桑派艺术。
赵贞玉工闺门旦角,先后成功演出了《秦雪梅》中的秦雪梅、《红娘》中的红娘、《桃花庵》中的陈妙常、《打金枝》中的国母、《花木兰》中的花木兰、《虎符》中的如姬、《大祭桩》中的黄桂英、《双莲记》中的金莲、《罗敷恨》中的罗敷女、《红嫂》中的红嫂、《朝阳沟》中的银环、《龙江颂》中的江水英。她的唱功和做功,着眼细腻。由她主演的《虎符》、《双莲记》、《红娘》、《大祭桩》、《打金枝》、《红珊瑚》等剧的唱腔选段被录制播。
刘伯玲(1941—)豫剧旦角,河南省安阳市人,著名豫剧演员桑振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