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清简介

徐华清(1861~1924年),字静澜,生于梅州五华。北洋军医学堂创始人,民国军医总监,中国军医之父。从沿村乞丐到一品朝官,从目不识丁到医学博士,从生前家财万贯到死后两袖清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客家人,一个富有“硬打硬”精神的五华人。

目录

  • 1
  • 2
  • 3
  • 4
  • 5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徐华清

国籍中国

出生地梅州五华

出生日期1861

逝世日期1924年

职业民国军医总监

主要成就中国军医之父

性别男

人物经历

2

12岁随族人赴港打工,信仰基督,得教会资助读书,辗转赴美。

24岁,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后赴德习医学。清光绪十四年(1888)获医学博士回国,任教于香港皇仁书院,因屡次治愈疑难重症病人,并治愈清钦差胃裂症和慈禧太后疾病,被命为御医,官封一品花翎顶戴,授总理医政。中日甲午战争后,创办北洋军医学堂和陆军马医学堂,培养大批军医人才,被誉为“中国军医之父”。国初任陆军军医总监(上将衔)、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直皖、奉直战争时,徐华清亲率医护人员救死扶伤,获世界红十字会铸赠白金指挥刀,美、德、俄、日、英等国皆赠勋章。

1921年后,调任多伦关简任监督、安徽大通榷运局局长、山东临清关监督等职。徐华清在家乡,捐献500银元为五华县立中学建校,捐款修建知新和鲤江小学,并拨租谷百石为经费,捐款建福成冈基督教堂和同济义仓,拨谷20石为义仓储粮。

1924年6月24日,因脑溢血逝于天津寓所,葬北京西郊象鼻子山麓,徐世昌亲为

人物事迹

3

“做医学做得最高的是五华人——徐华清,他是中国第一位留学德国的博士,曾经给慈禧太后做过手术,治好了她的病,被授予一品官位。”

——中共梅州市委书记李嘉

(一)成长之路刻苦耐劳、自强不息

徐华清幼年家贫,父亲远走香港。母子俩行乞度日,终日颠沛流离。他12岁到汕头谋生,后孤身一人去香港寻找父亲,抵达香港与父亲一同打石。

徐华清打石之时为一牧师赏识,此后白天打石晚上读书。后被牧师介绍读皇仁书院,毕业又考入香港大学医科。

恰逢洋务运动,徐华清被选派赴德国习医。1888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于1889学成返国。

(二)为官之道清洁廉政、不畏强权

徐华清回国后在京津悬壶济世,深得朝野人士器重敬仰。碰巧慈禧太后患乳疾,御医束手无策。徐华清奉召救治,慈禧太后迅速痊愈。他被册封一品花翎顶戴、总理医政,开始了仕途生涯。

甲午战败之后,徐华清总办北洋军医学堂。设校地址被日本人霸占,他与日方交涉。日本人威逼利诱,先

个人成就

4

鸦片战争后,清廷软弱无能,烈强虎视眈眈,迫于形势,欲图振作,乃于光绪年间派人出洋考察并选留学生出国学习实务。因徐华清在香港大学成绩优异且熟悉德文,就被选派赴德国习医,并于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学成返国,开始在京津一带行医,结识不少北洋派和洋务派的上层人物。适偿慈禧太后患乳疾,经御医久治不愈,徐华清经由袁世凯及李鸿章保奏,奉召进宫诊治获得迅速痊愈,太后大喜,开恩加重赏赐并敕封一品花翎顶戴。总理医政主持王朝医务,后来也曾奉命出使驻俄参赞。

甲午中日之战惨败袁世凯上书练洋兵以振国防,并请徐世昌任总提督,段祺瑞任军司令,聘德国教官和大批日本教官任教;并命徐华清总办北洋军医学堂、创立医学堂和军医院,徐华清也特意再出国考察医务,聘请日、德专家前来协助:并于光绪二十八年(一九0二)创办陆军军医学堂培养军医人员。设校地址原为日人所占用,交涉再三仍不交还,而徐华清也不畏权势、不受利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决

贡献

5

徐华清热心教育,曾在家乡鲤鱼江楼岗寨创建知新初级外学,并捐每年可收租谷百石的田产作为学校经费,修建鲤鱼江墟的鲤江完全小学,捐助五华县立第一、二、三中学建设校舍。徐华清虽位居显要,但他不骄不奢,律己严待下宽,日常生活,鲜假手他人。曾有馈送银票者,徐华清遣仆人送返不慎遗失并未苛责,仅告以「太大意了」并另派家人以同额现金送还。他平素爱护同乡,有求必应,他曾在鲤鱼江岭背玩创建教堂和义仓,乡人向义仓借谷免收利息,更从天津运回大批奎宁丸为乡亲治愈疲疾。

徐华清生平力疾从公不事生产,所置产业仅有天津二马路树德里房地一处。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