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奎简介

4岁随父来到北京,8岁入庆寿和科班学艺,向贾志臣先生学河北梆子和京剧老生。9岁登台,12岁便以《打金枝》、《朱砂痣》唱大轴。16岁变声后,从程春禄先生学京胡。24岁嗓音恢复,26岁拜罗福山先生为师改学老旦。他与文亮臣、松介眉同为罗福山的入室弟子。并得到龚云甫先生教益,后又深得龚先生琴师陆彦庭先生的教授和辅佐,艺事大进。当年他为提高演唱技艺,私下以胡琴自拉自唱,练声吊嗓达数年之久,因而给嗓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龚云莆息影歌坛,他邀请龚的琴师陆五(砚亭)为其伴奏,陆并将龚的演唱奥秘、诀窍及剧目尽皆传授。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李多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河间

出生日期1898年十月初六

逝世日期1974年7月25日

职业京剧演员

代表作品《钓金龟》,《望儿楼》,《太君辞朝》,《游六殿》《赤桑镇》,

人物生平

2

十二岁入庆寿和科班学老生,变声后从陆彦庭学胡琴,后嗓音日渐洪亮,常由陆操琴调练嗓音,为龚云甫所见,改学老旦,拜罗福山、谢宝云、龚云甫为师。李多奎兼取三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条件注意韵味,古朴大方,苍秀挺拔,韵味醇厚,创立了老旦新腔,世称“李派”。他的演唱重于用气之功,他常说“气为音之本,无气无声。”他对于演唱中的换、偷、提、喷、吞、吐、收、放各种用气之法安排的精细到家。他在演唱中无论是急促的快板,还是长拖腔的慢板,都能唱的气足神通,保持声音的圆润悦耳,他还十分注意声韵的变化和感情的表达结合。李多奎1929年随程砚秋到上海演出,一出《钓金龟》轰动申城,震动浦江两岸。后又与高庆奎、金少山等合作,经常演出于京沪各地,他擅演的剧目有《遇后龙袍》、《太君辞朝》、《行路哭灵》等。  解放后参加北京京剧团,1961年与裘盛戎合作整理演出了《赤桑镇》引起轰动,成为老旦、铜锤戏的代表作品。李多奎在多年的演出实

代表剧目

3

擅演剧目有《钓金龟》、《行路哭灵》、《望儿楼》、《遇后龙袍》(或称断太后、打龙袍)、《太君辞朝》、《滑油山》、《游六殿》等。晚年与著名净角裘盛戎合演的《赤桑镇》,堪称绝唱。

艺术特色

4

李多奎先生嗓音宏亮苍劲,吐字清楚,行腔流畅,韵味浑厚,中气尤为充沛,势如穿云贯石。他嗓音洪亮宽厚,音质饱满明净,高低音均佳。气力充沛并善于运用。在龚云甫唱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咬字真切、喷口有力的优长,加强了唱腔的力度,高腔唱得苍劲挺拔,低腔更能委婉沉着,大段唱工扎实稳健,行腔舒展大方,尤其是垛板,节奏愈快,气息愈见匀停而且字字有腔,充分展示了演唱技巧的高超,具有醇美的特殊韵味。

李多奎具有一副得天独厚的“中锋响堂”嗓子,他的嗓音富有表现老年妇女那种雌音和衰音,而且对于吐字、喷口均极讲究。几十年以来艺术实践和不断深入研究与改进,在龚派的基础上,在老旦行当中又形成了个人的演唱风格,创出了一个影响很大的“李派”。后来也成为老旦行当中资望较高的老艺人。

主要弟子

5

一生收徒甚多,私淑者更众,李盛泉、李金泉、王晓临、王梦云,时世宝、赵鸣华、李鸣岩、林丽娟等皆宗法之。

碑铭

6

翁偶虹撰

君讳万选,字子青,河北河间人氏。一九零九年入庆寿和科班工老旦,艺名多奎,宗法龚云甫,师事罗福山。龚开创于前,世称龚派;君建树于后,博采众长,获钟球高悬之誉,迥异前贤,始创李派,妙艺驰名遐迩,习老旦者无不学君,故桃李芬芳。弟子中李盛泉、李金泉为佼佼者。君演出代表剧目尤以《钓金龟》、《打龙袍》最脍炙人口,历与梨园诸家合作焕然,有珠之辉。君对京剧事业贡献尤巨。君生于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殁于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当代老旦泰斗永逝刊石,纪德乃为铭。

金玉其声菊坛君子其人永保德馨。

敬业精神

7

李多奎先生赶排《赤桑镇》

1961年,北京京剧团向党的生日献礼,由裘盛戎与李多奎二位先生合演了经过改编整理的剧目《赤桑镇》。李多奎先生在接受任务之后说“咱要向裘先生看齐,他几天(完成任务)我就几天。别因为我误了献礼的日子。”

当年六十三岁的李先生已属“桑榆暮年”,又患有高血压症,赶着背戏词儿对老人来讲确实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为了向党的四十岁诞辰献礼,他抱病服药,废寝忘餐,一边背词儿,一边自己拉着胡琴,哼着曲调设计唱腔,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他借鉴了自己过去常演的传统剧目《徐母骂曹》、《滑油山》和《游六殿》的部分唱腔,只用了八天时间便完成了背词和设计唱腔的任务。响排的时候,裘先生拱手抱拳对李先生说“二叔,时间这么紧,太难为您了。”

在剧中,李先生不受京剧传统字韵方面的困囿,对于读音距离普通话较远的“上口字”作了修改,(“上口字”是指在京剧唱念中与北京语言声、韵不同的字)例如“龙图阁大学士”的“学”

不幸遇难

8

万一英回忆

万一英动情地讲起她的师傅——著名老旦演员李多奎先生的不幸遭遇。

1966年文革开始后的红八月,一群红卫兵抄了李老的家。他们竟然不顾李老年老多病,长期半身不遂卧床不起,把李老从床上拉到地下,狠狠地抽打李老麻木了的半边身子100鞭子,直打得半身红肿,胳膊肿得和大腿一样粗……

朋友点好的菜已经上桌了,我只好和万一英道别,进包间吃饭。我一边吃菜,一边讲李老的不幸遭遇。程老接着我的话茬说“挨打的何止是李多奎老先生一个人呀,京剧界受迫害致死的就有马连良、周伩芳、叶盛章、言慧珠……数不清啊!”年近80的邵老师给我们讲了1966年8月23日在孔庙揪斗荀慧生等人的情况。那天红卫兵把旧戏装旧戏箱都集中在孔庙,点火烧,让文艺界的“牛鬼蛇神”跪在火堆旁,在八月流火的日子里,用火烤。从女八中来的两卡车女红卫兵,站在“牛鬼蛇神”的身后。这些16岁的女娃娃,比男人还厉害!她们用手中的铜头皮带,拚命地抽打比她们的爷

个人履历

9

1898年十月初六,李多奎出生于河北河间

1911年——1925年

1911年,李多奎在孙弼臣办的庆寿和科班与贾多才等一起边学边演

1920年9月12日,第一舞台,北京梨园公益总会十六省水灾急赈义务戏,李多奎与尚小云、程砚秋、程继仙等合演《双探母、回令》

1922年10月,和声社,上海亦舞台,李多奎与侯喜瑞合演《李逵探母》

1922年10月26日,李多奎与吴富琴等演出《探寒窑》

1923年2月21日,玉华社,中和戏院,日场,李多奎等演出《法场换子》

1924年9月19日,玉华社,中和茶园,李多奎与吴彩霞等合演《别宫》

1925年1月18日,玉华社,中和园,李多奎等演出《打龙袍》

1925年5月23日,中和园,李多奎等演出《打龙袍》

1925年6月14日,中和园,李多奎等演出《胭脂虎》

1925年,李多奎加入程砚秋“鸣和社”,为主要老旦演员

1926年——1930年

1926年1月23日,鸣和社,华乐园,日场,李多奎与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