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定一(1883—1928),清代进士沈受谦之子,又名沈崇焕,本名宗传,字叔言,又字剑侯,号玄庐,萧山昭东长巷村人(长巷村粮长支沈家三少爷)。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兄弟三人,排行居三,人称“三先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秀才,三十年(1904)任云南楚雄府广通县知事,后调任武定知州、省会巡警总办,但因帮助中国同盟会发动河口起义,被人告密,遂被迫赴日留学。1928年8月,沈定一在赴莫干山会晤戴季陶的返途中突遭枪杀。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沈定一(1883—1928),清代进士沈受谦之子,又名沈崇焕,本名宗传,字叔言,又字剑侯,号玄庐,萧山昭东长巷村人(长巷村粮长支沈家三少爷)。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兄弟三人,排行居三,人称“三先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秀才,三十年(1904)任云南楚雄府广通县知事,后调任武定知州、省会巡警总办,但因帮助中国同盟会发动河口起义,被人告密,遂被迫赴日留学。1928年8月,沈定一在赴莫干山会晤戴季陶的返途中突遭枪杀。
中文名沈定一
别名沈玄庐、沈崇焕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萧山
出生日期1883年
逝世日期1928年8月
职业革命者、政治家、新闻记者、教育家和国共两党的早期党员
主要成就参与组建上海共产党组织,参与起草《中国共产党党纲》 领导全国最早的衙前农民运动 独资创办中共第一所农村小学衙前农村小学 参与创办了“浙江艺专”(现“中国美院”)
代表作品《玄庐文存》
相关书籍沈定一集、血路沈定一传奇
沈定一躯干修伟,双目有神,善饮酒而且学问广博,声音洪亮,能言善辩,演讲极富说服力和煽动性,青年人多为之倾倒,江浙优秀的共产党人如宣中华、徐梅坤等均是他一手提拔培养的。除此之外,沈定一还写得一手好字,当年杭州大王巷王顺兴饭庄,曾悬有他一副擘窠大字的对联“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
沈定一于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参加光复上海的武装起义,又招收革命青年1300余人,在沪创立“中华民国学生团”,自任团长,受到孙中山的嘉奖。
1912年1月,被选为浙江省议会议员。袁世凯篡权,沈定一在上海组织“公民急进党”倒袁,并在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发展组织。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沈奋起响应,10月倒袁失败后遭通缉,于次年避居日本。在日本参加留日学生总会,任总干事。后与刘大白等人往南洋新加坡、苏门答腊等地。1916年6月回国,9月当选为第二届浙江省议会议长。其间,议决兴办省立第二、第三、第六、第八、第九师范学校,培养师资,普及教育。为阻止北洋军阀对浙江的控制,再遭通缉,旋去上海。1920年沈定一与陈独秀、李达在沪组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沈定一仍居乡间,致力发展乡村教育,曾任萧山东乡教育会会长。1924年沈定一与陈望斗、林风眠、潘天寿等先生一起创
沈定一与刘半农、刘大白等,同是新文化运动早期民歌诗体的代表人物,强调新诗应向民歌民谣学习。1930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玄庐文存》(诗集、论集),内中的诗歌揉入地方语言色彩,富于乡土气息,极具有童谣味。衙前农民协会被解散后,心情沉痛的沈定一曾赋诗一首杭州城里一只狗,跑到乡间作狮吼;乡人眼小肚中饥,官仓老鼠大如斗。减租也,民开口;军队也,民束手;委员也,民逃走;铁索镣铐拦在前,布告封条出其后,岂是州官恶作剧,大户人家不肯歇,不肯歇,一亩田收一石租,减租恶风开不得,入会人家断烟炊。
沈定一的新诗主张,直接影响到40年代的民歌诗体派诗人如李季、袁水拍等人。文存中十一首组诗《十五娘》,被朱自清认为是“新文学中第一首叙事诗”。他本人的很多新诗,都琅琅上口,流布甚广,最有名的是作于1920年的《对策》镜中一个我,镜外一个我,打破了这镜,我不见了我。破镜碎纷纷,生出纷纷我。我把我打破,一切镜无我。我把镜
沈定一墓址位于衙前镇凤凰山北坡的沈定一自己创建的东乡自治区公墓场。沈定一先生被害后,遗体于1928年11月1日安葬于此。当时国民党要员戴季陶、张静江等组成“沈定一先生治丧委员会”,以国葬仪式安葬。省政府专拨一万元建造坟墓。墓坐南朝北,面对大潮汹涌之钱塘江。墓制采用中西合璧式,采用当时新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墓穴长、宽、高各3米,其棺木用铁链悬挂其中,外用厚约半米混凝土浇封,整个墓地全用混凝土铺就,墓前竖立高大墓碑,上镌浙江省省长张静江手书“沈定一先生之墓”。沿山直达坡地墓道采用彩色鹅卵石铺成,十分讲究。西南角建一墓亭。墓在1966年被炸毁。仅存砖石水泥墓室和10余平方米水泥地坪,及水泥砼墓亭残顶。 沈定一墓在1966年遭遇第一次劫难是因为“文革”的爆发。据知情人回忆,当时某厂“左派”组织用炸药炸开了沈定一墓厚达半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墓墙,并打开棺材将沈定一的尸体暴露野外,村组织(当时称大队)
在沈定一的身上,生前死后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在研究中共党史,无论从官方角度的还是民间的立场,早就不提甚至是刻意回避沈定一这个毁誉参半的名字了。
《民国人物大辞典》中,有一段关于他的传略沈定一在武昌起义后参加光复上海,二次革命失败后又流亡日本,1916年回国任浙江省议长,1919年与戴季陶创办《星期评论》,1920年与陈独秀等发起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即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共早期党员,后在家乡衙前兴办农村教育,领导农民运动。1923年加入国民党任候补执委,1923年孙中山逝世后破坏国共合作,1927年“四·一二”后任浙江反省院院长,清党委员会党务委员。
可见,作为一个早期参与中共建党活动的革命者、大地主、政治家、新闻记者、教育家和国共两党的早期党员、被孙中山评介为“浙江最有天赋之人”,到今天仍未有最终的论定。
曹聚仁评介说,“沈定一先生,虽已为社会淡忘,他却是火一般热烈有血性的人,直到他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