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殿元简介

周殿元(1925.12.06~2012.08.26),男,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技术一级教授、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消化内科主任,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原委员,军队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原荣誉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原常委兼临床医学组组长,《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原主编,广东省干部保健委员会专家组原成员,广州军区保健领导小组医疗专家组原成员。曾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会长,《中华消化杂志》等3家杂志副主编。2012年8月26日,周殿元同志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7岁。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周殿元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省沈阳市

出生日期1925.12.06

逝世日期2012.08.26

职业医生

主要成就主持研制胃药“三九胃泰”

工作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疾病消化病、消化系肿瘤及内镜诊疗

个人履历

2

周殿元(1925.12.06~2012.08.26),男,1925年12月6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家境清贫,父亲因失业,贫病交加50岁逝世,家庭生计多靠母亲做零工维持。他从小跟父亲熟读诗书古文。1937年秋在其姐姐的关怀资助下插班入大南关两极小学三年级,他很珍惜学习机会,加之天资聪慧、记忆力强,只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六年的课程,他用废瓶盖制成的擦鞋板,获市小学生发明奖。1940年12月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考入奉天省立第二国民高等学校(原第二工科学校,开英语课)机械专业。1944年12月又以全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考取两所大学(放弃建国大学),1945年2月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部预科。八一五光复后转入本科学习。1946年3月当了青年军207师独立营的二等兵,1个月后同学们被调往野战医院、卫生大队及团卫生队当军医或看护。他利用3个月的看护期在苏家屯铁路医院跟随富永一郎院长等学习内外科和常规化验。

人物年表

3

1925年12月6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45~1946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部学习。

1946~1948年国民党二○七师士兵、卫生队看护、卫生大队及野战医院军医。

1948~1949年任东北军区第五、第六后方病院内科军医。

1949~1950年任东北军区第一后方病院内科军医。

1950~1954年任第二陆军医院代主治军医、第十一军医学校助教。

1954~1957年任第十一军医学校讲师、主治医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医院血液病研修班学习。

1958~1959年任齐齐哈尔医学院讲师、主治医师。

1959~1960年在上海第二医学院广慈医院进修。

1960~1962年任齐齐哈尔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讲师;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1962~1975年任解放军军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讲师;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1975~1979年任第一军医大学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

成就荣誉

4

开辟了纤维内镜临床应用的新领域

周殿元1957年开展半可曲式胃镜,1966年开展纤维胃镜。1973年研究纤维结肠镜插镜技术,他在荧光屏下描绘了260多例次进镜全过程的结肠镜走行图;结合成功或失败病例与充气量多少,与手法辅助、变换体位的关系等,系统地出“少充气、循腔进镜结合滑进、去弯取直结合结圈、急弯变慢弯、锐角变钝角”的插镜基本原则及“寻腔、跟腔、滑进、定位、钩拉、旋镜、结圈及防袢”等八项基本技术。1980年纤维结肠镜送达回盲部成功率达到98%以上,每例平均不足10分钟,达到国际最高水平,大大提高了大肠疾病的检出率。他还创立了对不能悬空于肠腔的长蒂大息肉,根据电流密度与截面积相关原理创建了“密接”切除法,使原为切除禁忌的大息肉避免了手术。他最早利用纤维结肠镜开展结肠镜下插管阑尾造影术、乙状结肠扭转复位术及内镜下钳取胆道蛔虫等诊断、治疗技术,使大量胃肠疾病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主编出版了国内第

主要论著

5

1、周殿元.疟疾、黑热病、日本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东北军医杂志,1951,(7)374~376.

2、周殿元.流行性感冒之临床观察.人民军医,1952,(4)27~30.

3、周殿元,刘郁文,孙华蕴.阿米巴肝脓肿60例临床分析及分型探讨.总后论文汇编,1962.

4、周殿元,刘郁文.急性白血病45例临床分析.天津医药杂志输血及血液病副刊,1965,(4).

5、周殿元,冯福才,黄爱浔,等.提高纤维结肠镜插入成功率的体会.中华内科杂志,1979,18(3)180~183.

6、王哲生,周殿元等.经肋间肝穿刺胆道造影的体会.中华内科杂志,1980,19(5)350~352.

7、周殿元,黄爱浔,冯福才,等.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81例电切体会.中华内科杂志,1981,20(2)67~70.

8、周殿元,李淑文,孙华蕴等.1%联苯胺隐血试验实用价值的探讨.中华消化杂志,1981,1(2)13

人物轶事

6

周殿元在学术上造诣很深,具有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人正直,医德高尚,卓有成效地解决了消化系疾病防治工作中的大量实际问题。长期担任中央及军地领导的保健工作,多次参加了疑难杂症的诊治工作,一次次制定出科学、及时的诊治方案,使许多危重病人转危为安。

1982年3月,他奉命赴京为某领导同志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先后为数十位中央及高级首长做结肠镜检查及息肉切除,其精湛的诊疗技术受到首长们的赞誉。1986年原空军某领导同志患全身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脑出血后遗症、肺功不全,住院中突发急性乙状结肠扭转。在外科专家不能开腹手术情况下,他甘冒穿孔的风险,用纤维结肠镜完成了乙状结肠扭转复位,使这位井冈山时代的老将军延长寿命一年余。钱信忠部长代谭家述写了一首海岩词“医德好,好个闯关人,一片丹心红似火,临深履薄送瘟神,正气自脱尘。”赠给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简介三例如下

1976年某省委书记突然腹痛、血水样

社会评价

7

变医学奇迹为惠民绝技

50年代初期,纤维内镜技术作为消化学科的一种划时代创举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这项被称为医学奇迹的技术,由于其插镜技术难度非常大,直至70年代初,发达国家送达回盲肠的成功率仅80%左右,我国对此技术更只能“望洋兴叹”。

1957年,正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的周殿元,在旧书店里买到一本日文的《胃镜诊断学》,回院后不久便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纤维结肠镜的攻关。

人的大肠像一座迷宫,纤维结肠镜要顺利穿过迷宫到达回盲部,才能准确诊断疾病。周殿元像一个正在穿越雷区的工兵,紧张而又小心地探索着。寻找插镜的最佳途径,绘制了数百例成功和失败的图形,终于找出规律,并系统出“四项插镜基本原则”和“八项基本技能”。1978年,纤维结肠镜送达回盲部成功率达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让肠胃病患者都能享受这种良好的新技术,周殿元将1000册饱含心血的《纤维结肠镜检查法》单行本从广州免费寄往全国各地医院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