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华简介

石少华,多用于人名,最为知名者为中国著名摄影家石少华(1918—1998),广东番禺人,1918年5月生于香港;早年在广东求学,1938年相继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后历任冀中军区宣传部摄影科科长、晋察冀军区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建国后任中央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新华社新闻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学会主席、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新华出版社社长、中国老年摄影家协会主席等职;石少华同志是中共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三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

目录

  • 1
  • 2
  • 3
  • 4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石少华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香港(原籍广东番禹)

出生日期1918年

逝世日期1998年6月30日

职业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

毕业院校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抗日战争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获“国际影联荣誉杰出活动家”

代表作品《毛主席和小八路》、《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等

人物简介

2

石少华(1918—1998),广东番禺人,1932年起在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初中和高中读书;1938年春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随抗大总校迁往华北敌后,历任记者团摄影记者、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长、摄影科科长;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1948年任华北画报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新闻摄影处处长;1952年4月任新华通讯社新闻摄影部主任;1956年任中国摄影学会主席;1959年8月任副社长兼摄影部主任;1969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70年任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1973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79年11月任副社长、党组成员;1981年兼任新华出版社社长。

1982年离休后,先后当选中国老年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

人物年表

3

1918出生于香港。

1923随父母回广州定居。

1932在岭南大学西关分校附中和康乐岭南大学附属高中读书;爱好摄影,从事业余摄影活动。

1938带着照相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1938—1939先后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担负摄影工作。拍摄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杨家岭和农民亲切谈话》以及反映1938年国际青联访问延安、抗大建校三周年纪念等活动的大量作品。1939年抗大迁往华北抗日根据地时担任记者团摄影记者。后被分配到冀中军区,任摄影组长。

1940在冀中开办摄影训练队,培训摄影干部。

1941--1942任冀中军区摄影科长。继续主办训练队,培训学员百余人。拍摄了《铁骑——冀中八路军骑兵部队》、《狠狠打击侵略者》、《儿童团》等作品。

1943--1944任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继续开办摄影训练队。拍摄了《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冀中军民的地道战》等作品。

1945日军投降后,

人物评价

4

石少华同志从事摄影工作50载,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敌后根据地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奔波于祖国四方,出访过世界许多国家,拍摄了大量为国内外观众喜爱的摄影作品,名闻遐迩。他的作品,有些虽已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至今对人们仍然具有真实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堪称不朽之作。

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照片,记录了我党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反映了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

主要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和小八路》、《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地道战》、《子弟兵母亲戎冠秀》、《飞檐走壁》、《解放张家口》等;这些作品是他在战争年代那特定的环境里深入生活,和广大指战员一起战斗,敏锐地捕捉典型形象的产物,是作者高度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相结合的结晶。不少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被载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其中《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是他六进六出白洋淀,体察水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