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秉宽,眼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的眼科之父。抗日战争期间发现沙眼和角膜病是当时致盲的重要原因。在对大量沙眼患者普查的基础上首创以早期血管翳为诊断早期沙眼的依据。1940年代在国内开展和推广角膜移植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出数以百计的高级专业人才。主编国内第一本中文版眼科学教材,并编写中级眼科学以解决中级教学的需要。
目录
- 1
- 2
- 3
- 4
- 5
郭秉宽,眼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的眼科之父。抗日战争期间发现沙眼和角膜病是当时致盲的重要原因。在对大量沙眼患者普查的基础上首创以早期血管翳为诊断早期沙眼的依据。1940年代在国内开展和推广角膜移植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出数以百计的高级专业人才。主编国内第一本中文版眼科学教材,并编写中级眼科学以解决中级教学的需要。
中文名郭秉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4
逝世日期1991
郭秉宽,原名奎中,曾用英文名KuoPing-Kuan。1904年11月20日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县。父亲体弱多病,经常用无锡丁福保的“家庭药库”为自己和家人治病。郭秉宽从开始懂事之日起,父亲就决心将他培养成一名医生。14岁那年,郭秉宽读完中学一年级后,父亲就把他送到厦门鼓浪屿教会办的寻源书院,以便打好英语基础。一年后,他转学到上海复旦中学。20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他在燕京大学医预科的3年和北京协和医学院1年的本科学习期间,北京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华侨学生黄千驹自动离校,参加北伐军,后来为国捐躯。这消息使郭秉宽的心灵受到很大震动,于是他参加了燕京大学的地下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开始接触一些革命理论。在他感到迷茫之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眼科任教的皮乐德(A.Pillat)教授向他伸来支援之手。皮乐德是奥地利维也纳人,身材高大,蓄着唇髭,整天带着微笑。他是当时世界眼科权威Erust(1851~
到1950年代,国内尚无一本适用的中文眼科学教科书,于是郭秉宽在自编的眼科教学讲义的基础上,参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1950年出版一本较系统的《眼科学》,问世不久即告脱销。其后经过3次修订。1964年该书出第4版。他又编写成中级医务人员用的《眼科学》教材,该书先后出版过2次。
197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计划修订早已脱销的、由他主编的第4版《眼科学》,于是他夜以继日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后来,这本100万字的著作出版时,虽然前言中并未提到他的名字,但广大眼科医师仍将此书称为《郭氏眼科学》,纷纷呼吁重新修订出版。
1940年代,中国沙眼流行,而早期发现病理对沙眼的防治意义极大。按照当时的眼科教科书和杂志,早期诊断沙眼的体征为在睑结膜上发现滤泡和乳头样病变,或在睑结膜涂片上发现包涵体。郭秉宽为找到一种更为简便而又准确的诊断方法,他遇到沙眼病理,即用20倍的放大镜,在手电筒照射下,
开拓中国的眼遗传学研究
郭秉宽是中国眼遗传学工作的开拓者之一。他在所著《眼科学》中明确提出了用优生学预防进行性高度近视眼的可能性。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中华眼科杂志》围绕这个论点一场震动中国眼科学界的争鸣。他被批判为“科学的绊脚石”、“马尔萨斯反动人口论的宣传者”。1979年,全国眼遗传学组成立,他被聘为顾问。1980年6月,在江西省吉安市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眼遗传学术会议,他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对我国眼科遗传学发展的一些看法”的报告,阐述了眼遗传学的重要性;指出人体遗传病已发现3000多种,到1960年发现的眼遗传病就达246种。他还对如何在我国开展眼遗传病研究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建议。1980年,他招收中国第一批眼遗传学硕士研究生。他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双生子中近视眼的发病率及遗传规律”和“双生子视网膜母细胞病”的研究。研究论文被第24届世界眼科会议选为大会宣读论文。
发现沙眼早期诊断的体征
194
1郭秉宽.主编.眼科学.第一版.1950.
2郭秉宽.主编.眼科学.
3郭秉宽.现阶段的我国沙眼问题.中华眼科杂志,1954,4(3)163~169.
4郭秉宽.对于赵雁冬同志“踢开向科学进军的绊脚石”的答复.中华眼科杂志,1957,7(1)81~82.
5郭秉宽,倪逴,吴本茀.原发性视乳头色素瘤(一个病例的临床与病理报告).中华眼科杂志,1958,8(10)614~617.
6郭秉宽.我的一点看法.青少年近视眼防治.1980,2∶1.
7郭秉宽,褚仁远.青少年近视眼纵横谈(1)近视的成因和预防.大众医学,1983,2∶23~24.
8郭秉宽,褚仁远.青少年近视眼纵横谈(2)正确对待治疗近视眼的各种方法.大众医学,1983,23~24.
9郭秉宽,褚仁远.青少年近视眼纵横谈(3)怎样选配近视眼眼镜.大众医学,1983,3∶30~32.
10郭秉宽,褚仁远.青少年近视眼纵横谈(4)青少年近视眼者的学习和生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