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华简介

刘镇华(1883—1956),河南巩义市人,原镇嵩军统领。曾授将军府阜威将军,辛亥革命后,他凭藉这支号称十万之众的地方武装,依违于各大军阀之间,先后投靠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归附于国民党蒋介石。曾任陕西督军兼省长、安徽省主席等职。1949年逃往台湾。1956年11月18日在台北家中病逝。

目录

  • 1
  • 2
  • 3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刘镇华

别名刘雪亚,刘茂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巩义市

出生日期1883年

逝世日期1956年11月18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北洋优级师范学堂

信仰三民主义

政党中国国民党

服役军队中华民国陆军

服役时间1925年——1955年

军衔二级上将

类型地方军阀

主要事件致使西安死伤军民有5万多人

出身土匪

职务安徽省主席

性别男

人物生平

2

早期经历

刘镇华,本名茂业,河南巩义县河洛镇人,1883年生于一个小商家庭。刘镇华幼年时,家道中落,由父亲教授《四书》、《五经》,考中秀才。后入保定北洋优级师范学堂、保定法政专门学堂监狱科学习,毕业后在开封中州公学任庶务长。

1908年,刘镇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在豫西一带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刘镇华到嵩县羊山,动员那里由王天纵率领的一支“刀客”武装参加反清斗争。这支武装后来成了他发迹的资本。

势力壮大

1911年11月,王天纵率众随刘镇华下羊山打洛阳,但遭到挫折。12月,刘镇华动员王天纵转战陕西。于是,这支武装西出潼关,投入陕西军政府秦陇复汉军东路大都督张钫部,参与反清战争。张钫任王天纵为东征先锋官,张治公、柴云升、憨玉昆为标统,刘镇华被任为书记官,后提升参议。

民国成立后,陕西军政府实行裁军,张钫部亦要裁员四五千。河南都督张镇芳因豫西一带社会动荡不安,且鞭长莫及,经与陕西军政府张

人物轶事

3

西安革命公园革命亭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土冢,四周花草婆娑,蜂蝶飞舞,苍松翠柏,浓阴幽郁,人们在亭前广场上跳舞唱歌,散步谈天,一派平和安详的气氛。其实,两座土冢下埋着数万西安人的尸骨。这与臭名昭著的军阀刘镇华有关。

刘镇华,字雪亚,清光绪九年(1883年)生于河南巩县。他毕业于直隶(河北省)保定府法政学堂,早年反清,对陕西的革命活动有过一臂之功。

刘镇华之祸

1918年,他率镇嵩军入陕,见风使舵,投机钻营,先后窃取省长、督军宝座,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摇身成了陕西土皇帝。他乱杀无辜,曾在蓝田、镇安、山阳等地血屠数千人,连十来岁的幼童都难于幸免,达数百之多,有的孩子两腿被劈开,惨不忍睹。许多青年女子被掠往河南贩卖。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横征暴敛,还开放烟禁,强迫农民种植鸦片,增派烟款。当时陕西社会衰败,生活凋敝,民不聊生。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次年初,刘镇华出陕去洛阳督战国民革命军,结果大败而逃。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