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芳简介

李艳芳(1917年12月-2008年12月) ,越剧女小生,浙江省嵊县黄泽镇人,为早期女子越剧的四大名生(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魏素云)之一。 她1929年春入“新新凤舞台”学戏,1932年与赵瑞花、姚月明一起被称为“越中三绝”。1940年,她与姚水娟主演《泪洒相思地》,10月,又主演《蒋老五殉情记》,打出了“话剧化、电影化”的旗号,有意识地吸取话剧和电影的成分,在女子越剧表现城市现代生活方面做了探索,引起观众浓厚兴趣,创造了连演六十三场,总共演出一百十六场的票房纪录。1941年6月11日,李艳芳又与姚水娟搭档,在卡德大戏院演出《啼笑因缘》,仍由樊篱编剧,该剧分上中下三本,亦轰动一时。李艳芳以越剧小生闻名于越剧舞台,她推动了越剧从路头戏发展为幕表戏,而她在时装戏方面的成功也拓宽了越剧剧种的题材,对女子越剧的兴盛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故其名被列入了《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之内。

目录

  • 1
  • 2
  • 3
  • 4
  • 5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李艳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

出生日期1917年12月

逝世日期2008年12月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泪洒相思地》、《蒋老五殉情记》、《魂断蓝桥》、《啼笑因缘》

主要成就早期女子越剧的四大名生之一 “越中三绝”之一

人物经历

2

1929年春,李艳芳入嵊县黄泽办起的第二副女子科班“新新凤舞台”学戏。习小生。半年以后随班在浙东一带城乡演出。(另一说为1928年,李艳芳入嵊县黄泽办起的第二副女子科班“锦新舞台”学戏。)

1932年中国戏剧研究社出版《越中三绝》,介绍当时称为“越中三绝”的著名越剧艺人赵瑞花、姚月明、李艳芳的艺术成就。

1933年夏,李艳芳与王杏花搭档,彼此配合默契,处处用心,观众对这对搭档大表欢迎。

1936年,李艳芳与姚水娟二进杭州大世界。

1937年,在温州演出时,开始与姚水娟搭档合作,是年进入杭州大世界演出。

1938年春节(1月31日)的三天里,李艳芳、姚水娟领先的“越升舞台”在上海通商旅馆演出,花旦姚水娟挂头牌,小生李艳芳挂二牌,老生商芳臣挂三牌。第一天,日场《仁义缘》、夜场《沉香扇》,第二天,日常《三看御妹》、夜场《前本三笑缘》,第三天,日常《十美图》、夜场《后本三笑缘》。当时通商剧场有250个座位,

演出剧目

3

《梁祝哀史》(即《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盘夫索夫》、《泪洒相思地》、《姊做媳妇妹做婆》、《杨乃武与小白菜》、《艳阳天》、《渔村泪》、《小妹妹》、《花朝春》、《车辚辚》《海棠红》《狗报恩》《冯小青》等。

《蒋老五殉情记》、《魂断蓝桥》、《大家庭》、《啼笑因缘》等。

1938年,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了她演唱的《梁山伯回书》唱片1张,与赵瑞花演唱的《楼台相会》唱片3张。1939年,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了她演唱的《十二抽屉》唱片1面。1942年,胜利唱片公司灌制了她和姚水娟演唱的《十八相送》唱片3张。

艺术风格

4

李艳芳嗓音响亮,容貌俊美,表演细腻,擅演时装戏,容易引人入戏,其搭档王杏花曾说“与李艳芳搭戏,我演严兰贞,她饰曾荣,使我在台上更加挥洒自如”。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一种“时髦牌”香烟,深受欢迎,其外壳封面印有一位时髦漂亮的女郎头像,越迷看戏后,说李艳芳形象很像“时髦牌”香烟外壳上的女郎,由此而称其为“时髦牌小生”,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人物评价

5

李艳芳是早期女子越剧的四大名生(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魏素云)之一。

李艳芳对越剧的创新、对女小生的形象塑造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她与姚水娟一起,为女子越剧打响上海,占据上海,并使之成为越剧的强大根据地,从而促使越剧从农村文化转轨为城市文化。

李艳芳在与姚水娟一度合作期间,她和姚水娟一起,对女子越剧尝试改革走新路,一是通过与绍兴大班同台演出吸收长处,二是用丝弦伴奏对唱腔作了改进,三是积极向文明戏演员学习,将“路头戏”在规定情节中掺进单片唱词,形成了“幕表戏”的格式。在于姚水娟二度合作时期,她们主演了60多部新编戏,一再创越剧场子上座之新纪录,其中不少为时装戏。比如主演《蒋老五殉情记》,她饰演小商人罗炳,连演26场,场场爆满,开旧剧未有之先例,成了演时装戏的带头人之一,这无疑是她从艺一来的一个突破和创新。之后又排演第二个时装戏《啼笑姻缘》,她饰樊家树,又连演20余场,场场满座,又一次获得成功。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