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持大师简介

慧持(337—412)俗姓贾,东晋名僧,山西雁门楼烦人。“释慧持者,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慧持大师

别名慧持

国籍中国东晋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雁门

出生日期公元337年

逝世日期公元412年

职业一代佛教名僧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峨眉山佛教贡献最大者 峨眉山普贤崇拜的肇始

兄长慧远大师

姑母道仪尼师

人物简介

2

晋代对于峨眉山佛教贡献最大者当首推慧持大师,因慧持大师与峨眉山普贤崇拜的肇始密不可分。

慧持与慧远

3

释慧持,是慧远的弟弟。慧持性情淡泊恬静,有高远宏大的志向,14岁时开始读书他学一天,当别人学十天。擅长文史,巧于众经,精通经、律、论三藏。道安在襄阳派慧远东下,慧持亦与慧远同行。初到荆州,住长明寺,后到庐山,慧持都与慧远在一起。慧持身高八尺,风神俊爽,常常脚登草鞋,纳衣半胫,庐山上的佛门弟子,前后有三千余人,其中不乏英秀之人,但都比不过慧持。

慧持有个姑姑是尼姑,名道仪,住在江夏。道仪听说京师佛法盛行,欲到京师观察教化。慧持送姑姑到京城,住于东安寺。晋卫军琅邪王殉,对慧持非常器重。当时有位西域僧人僧伽罗叉,善诵四种《含经》,王殉请僧伽罗叉翻译《中阿含经》,慧持校阅文字,定稿。后又回到庐山。

过了没多久,豫章太守范宁,请慧持讲说《法华经》和《毗昙经》,听众不远千里,四方云集。王砌在结范宁的信中说“慧远与慧持两人谁更强一些?”范宁回答说“他们是一对贤兄弟啊!”王又写信说“假如兄长城未易有,

皈依净土

4

东晋慧持法师,是慧远大师的亲弟弟,与兄长慧远拜道安法师为师,遍学诸大经典,德高望重。隆安年中,他辞别兄长入四川,住在郫(pi音皮)县龙渊寺,大力弘扬佛法,以西方为指归。义熙8年,入化,享年76岁,遗嘱诸弟子,必须严持戒律,专业净业。初祖慧远大师往生时,他随佛一起前来接引。

峨嵋山传佛

5

后来慧持听说成都一带土地肥沃,人民富裕,有志前往传扬教化,还可以观瞩峨嵋山水。慧持于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辞别慧远到四川去。慧远苦留不住,叹道“人们都喜爱欢聚,唯有你却乐于分离,这是为什么?”慧持也很悲伤地说“若是滞情爱聚之人,就不应该出家。现在我们既已割舍己欲而求道,就应以西方极乐国为期。”于是兄弟两人收诏,悯默而别。

慧远走到荆州,刺史殷仲堪给予很隆重的礼遇。当时桓玄也在荆州,桓玄虽然学功疏浅,却一往神出,贝慧持独绝超拔,叹为古今无比之人,很想与慧持结交。但慧持认为桓玄酌为人不好,便不与他结交往来。殷仲堪、桓玄二人苦欲留下慧持,慧持越加不愿停日临走的时候,给桓玄留下一封信,信中说我的愿望是栖于峨眉山之峰峦,观察教化流沙之表,我个能违背我的意愿,就束装上路了。

桓玄收到信后,感到非常惆怅,明白无法阻止慧持西行。慧持来到四川,住在龙渊寺,大力弘扬佛法,受到四方人士的钦慕,刺史毛琼

普光寺

6

慧持在峨眉山建“普光寺”,历史即以其为机遇点将恩施推上慧持尊者

人物评价

7

后境内清靖,慧持又回到龙渊寺,讲述演说佛经,斋戒仟悔,越到老年越加驾勤。于东晋安帝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卒于寺中,终年76岁。临终时遗命弟子,务要勤勉律仪,他对弟子们说“经文上说,戒如平地,众善由生。你们的一举一动,都要谨慎啊!”又把所藏经籍法典,传给弟子道泓、昙兰。道温业行清敏,昙兰神悟天发,都继承了师父的事业。

慧持尊者

8

五百罗汉第136位尊者。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