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咏湘简介

吴咏湘(1914—1970)湖南省湘阴县人(现为汨罗市)。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六军军部谍报员,湘鄂赣军区独立营连长,第四十七团参谋长,独立营营长,东北分区参谋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营长,一团参谋长,第一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一师十六旅四十六团团长,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雪枫大学教育长,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三十二旅副旅长、旅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一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军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吴咏湘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

出生日期1914年

逝世日期1970年3月

职业军人

信仰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经历长征

生平

2

民国3年(1914年)5月15日生于湖南省湘阴县长乐乡龙洞(今湖南省汨罗市八景乡山阳村龙洞)。6岁入私塾,12岁种田,16岁参加少年赤卫先锋队,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0年春参加赤卫少年先锋队,同年5月参加红军,8月,调红十六军军部参谋处当谍报员。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21年11月转为中共党员。22年始先后任排长、连长、湘鄂赣军区独立营营长,24年任湘鄂赣军区东南交通大队大队长,25年元月,任军区参谋兼独立营长,奉命率部攻克浏阳北乡沙市街,《红星报》曾以《打响了“反围剿”》第一炮为主题报道。6月,升任红十六师四十七团参谋长。期间曾3次负伤。伤愈后,在江西修水、铜鼓、宜丰、等地区坚持游击战。

民国26年(1937),吴咏湘在江西修水、铜鼓、宜丰、奉新地区与国民政府地方官员谈判,完成部队整编任务。翌年2月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二营营长,由平江开赴安徽,率部对日、伪作战近100次。28年秋升任第

功绩

3

奋勇杀敌身负重伤

1930年8月,吴咏湘参加了湘北游击队,同年十一月,湘北游击队编入湘北独立团第一连。吴咏湘在这里接受了最初的革命部队的教育,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服从命令、作战勇猛的良好品格。1931年2月,郭汝栋(原国民党陆军上将,时任第20军军长,1952年在重庆病逝)的部队对湘北独立团进行了“围剿”。独立团经几次恶战,弹药无补充,伤员增多,又缺药品,即向浏阳转移,经十余天休整补充,再回湘北。在返湘北途中,曾配合红十六军攻击平江北山。在这次战斗中,吴咏湘英勇作战,不幸身负重伤。

后方工作

其时,湘北随军担架队冒险将吴咏湘抬回抢救,送到了红十六军后方医院。这一经历,使他感受到了革命情谊的可贵,对同志是应该无比热情地关怀的。在医院住了几个月,身体还未康复,但亟想归队。正巧,红十六军由湖北来到修水,军部副官到医院动员伤病员回部队,吴咏湘当即提出去前方工作,得到了允准。次日,即离开医院去军部,分配他在

家庭

4

妻朱虹,1939年1月由上海到达皖南云岭参加新四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民运工作,1943年转入军队机关任政治工作,历任四十六团后方医院、苏浙公学女生队、雪枫大学直属队政治指导员、支部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直政科干事、军干部部助理员。1953年随军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转业到地方,任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子女六人,淮宝、东海、旅平、烈兵、南萍、中秋。均曾参军并且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东海、旅平,仍在军队工作。

作品

5

《湘鄂赣人》

《战斗在湘鄂赣的红十六军》

其中回忆录集册《湘鄂赣人》中的一篇《忆修水》,由于故事的文笔清新流畅,情节真切感人,在60年代就被入选《星火燎原》和著名作家周立波主编的《优秀散文选》。

评价

6

吴咏湘将军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一生。对吴咏湘将军的思想品德与指挥才能,可引用华东军区党委会在评定军衔时对他所作的鉴定来加以认定

德,阶级立场坚定,对党对人民的事业忠诚老实,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从未犯过政治动摇或立场不稳的错误;组织观念较强;政治上较开展,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对人真诚直爽,作风正派;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才,有较丰富的战斗经验与一定的战术素养,组织战斗细致,决心果断;有军事行政管理教育能力;组织计划性和工作的能力较好,工作有魄力有朝气;有民主作风。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