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圃(1887~1959年),男,名放,上海宝山人。历任上海国医公会监察委员,新中国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中国医学院董事长,神州医学总会副会长等职。中年后在儿科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徐小圃(1887~1959年),男,名放,上海宝山人。历任上海国医公会监察委员,新中国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中国医学院董事长,神州医学总会副会长等职。中年后在儿科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
中文名称徐小圃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宝山
出生日期1887年
职业医生
主要成就连附龙磁汤
性别男
逝世日期1961年
徐小圃(1887~1959年),男,名放,上海宝山人。徐氏除继承古代儿科诸家之长外,对汉代张仲景撰<<伤寒论>>钻研颇深,临证细致,处方果敢审慎,屡用峻剂以起少小沉疴。徐氏常谓:“儿科古称哑科,审证察色不可粗心大意。”他在诊病过程中,总是弃座站立的,此因小儿不能与医生合作,坐在诊察椅上难以精确诊断,故其子弟们均是站立诊病。徐氏临证一丝不苟,对每一病儿的口腔都仔细检查,毫不遗漏,而绝不因业务繁忙而求快。他遇重病者,即给予提前诊治;贫病交迫者,则免收诊金。热心中医事业,屡捐巨款兴办中医学校和药圃等。徐氏虚怀若谷,凡同道有所长,辄竭诚请益,对祝味菊善用温阳药治疗内科疾病的经验尤为服膺。中年后在儿科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
出生于医学世家。徐小圃先生初受业其父杏圃公,弱冠时即悬壶问世。
幼承庭训,尽得其父杏圃公之传。弱冠时父亡,即悬壶问世,设诊所于上海东武昌路,专业儿科。
徐小圃除继承古代儿科诸家之长外,对汉代张仲景撰钻研颇深,临证细致,处方果敢审慎,屡用峻剂以起少小沉疴。
用药当果敢徐小圃常言,金元四大家,刘河间主清,张子和主攻,李东垣重补气,朱丹溪重滋阴,各有专长,亦各有所偏。惟仲景一书,辨证谨严,用药果敢,其圆机活法,实医家临证之典范。小儿疾病易虚易实,故审证必须详尽。表、里、寒、热既辨,虚、实既明,则麻黄、桂枝、青龙,或泻心、白虎,或承气、凉膈,或真武、四逆等汤方,宜大胆放手应用,切勿因循畏缩,坐失良机。
历任上海国医公会监察委员,新中国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中国医学院董事长,神州医学总会副会长等职。
从主清到主温,徐老在行医之初,也曾偏重于小儿纯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以及以小儿热病最多为指导思想,所以治疗用药方面,是按温病学的理法方药为准则的。后来,却一跃而转为外感广用麻、桂,里证重用姜、附,崇尚《伤寒论》的一方一药。
古代的儿科专著<<颅囟经>>中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历代儿科医家对“纯阳”含义论述颇多。徐氏则认为所谓“纯阳之体”,是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年龄愈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愈快,犹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古代医学家就把小儿这种生理现象称为“纯阳”。故小儿是以阳气为本,一旦护理失宜,寒暖失调,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发病之后,往往容易出现种种阳气受损之症。而阴为体,阳为用,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主力,此在儿科尤为重要。治小儿疾病必须时时顾及阳气。徐氏推崇陈复正“圣人则扶阳抑阴”之论。方案中常有“气阳不足”、“阳虚湿盛”等语,对此等病证,治疗采用扶阳温肾,温阳化湿等方法。
小儿“肉脆,血少,气弱”,属于稚阴稚阳之体。外感病证在儿科属常见,尤其是一些时行
中年后,在儿科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
徐氏尝谓:麻疹患儿,发热三天后,皮肤见红点,不成片。出疹前口腔内颊粘膜及牙龈有细白点。以鼻准见疹为疹透标志。如鼻准、面颊痧子未见,欲称“白鼻痧”、“白面痧”,痧毒每易内陷而成逆证。先生在治疗麻疹患儿时,必细察鼻准处有无布露,虽周身痧子密布,鼻准未见者,仍以透为主;若鼻准部已有三、五点粒,全身稀疏不多者,即表示痧子已透达向外,无需再用透发。
徐氏治疗本病兼取诸家之长,不拘一格,在处方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就一般治疗而言,徐氏大致取陈耕道所订立的疏散、清散、清化、下夺和救液五法,而在方药组成方面大多由下列数方化裁,对于一般发病初起,采用<<疫喉浅论>>清咽栀豉汤(栀子、豆豉、金银花、薄荷、牛蒡子、甘草、犀角、僵蚕、连翘、桔梗、马勃、蝉蜕、芦根、灯心、竹叶)。如丹痧见有咳嗽,采用<<疫喉浅论>>清咽导痰汤(薄荷、杏仁、桔梗、瓜蒌、浙贝母、橘红、牛蒡子、
[组成]黄连3g、熟附片(先煎)9g、龙齿、磁石(先煎)(各)30g、蛤粉、天花粉、补骨脂、覆盆子、菟丝子、桑螵蛸各9g、白莲须6g、缩泉丸(包煎)9g。水煎服。
[功效]清心泻火,温肾扶阳。
[组成]麻黄4.5~9g、细辛3g、干姜6g、姜半夏9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功效]温肺化饮,平喘止咳。
[组成]茅术、白术(各)9g、厚朴4.5g、砂仁(后下)3g、陈皮4.5g、木香3g、茵陈15g、当归6g、赤茯苓、车前子(包煎)(各)9g、萆薢15g。另用生谷芽、熟谷芽(各)15g、生米仁、熟米仁(各)15g,煎汤代水,煎上药服。
[功效]和中崇土,祛除湿浊。
[组成]黄连3g、阿胶珠、熟附片(先煎)(各)9g、活磁石、龙齿(均先煎)(各)30g、鸡子黄(打冲)1枚。水煎服。
[功效]泻有余之心火,补不足之阴阳。
[组成]炮姜6g、肉桂(后下)3g、灶心黄土(包煎)30g,水煎服。
[功效]温中逐寒
早年抗菌素尚未发现,西医对小儿肺炎等无特效药物,徐氏擅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加减,以麻黄宣肺为主治疗,其效卓著,因而有“徐麻黄”之称。也是上海市一代名医。
先生的一位哲嗣,正在婴幼儿时期,有一年的夏季,患了伤寒病。徐老亲自为之诊治,但病情日进,恶候频见,几濒于危,阖家焦急,徐老亦感棘手。当时,家属及诸亲好友,均向徐老建议,曷不请其道友祝味萄先生会诊一决?徐老慨然叹曰我与祝君虽屈莫逆之交,但学术观点不同,他擅温阳,人称祝附子。今孩子患的是热病,若祝君来诊,莫非温药而已,此明知其抱薪救火,我孰忍目睹其自焚耶!又逾日,患儿几将奄奄一息,亲友竭力敦促,与其束手待毙,何妨一试究竟。徐老至此,当不固辞,但亦无所抱望也。迨祝老诊毕处方,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味主药就是附子。徐老即闭门入寝,等待不幸消息报来。而祝老则为之亲自煎药,守候病榻,自己奉药喂灌,夜未闭目,以观察病情演变。至东方拂晓,患儿身热渐退,两目张开,吞药服汤可自动张口。再给米汤喂服,已表示有饥饿之感。及至患儿安然入睡,祝老才和衣倒榻休息,阖家无不欣喜自慰。徐师母即至徐老寝室,敲门报喜。当徐老听到门
徐小圃先生初受业其父杏圃公,弱冠时即悬壶问世,为当代著名的儿科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具创见的学术思想,尤以擅用温药而名噪海上。先生能广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患,由于认病辨证精确,处方善以化裁,配伍灵活,,经先生起沉疴、愈废疾者,实不遑计之。特别在晚年,求诊者日盈门庭,其中不少险逆病例,先生虽明知其险而难治,犹必殚精竭虑,为之立方而后安。使获救者不以为喜;即致不治,亦不辞怨谤,从不肯随俗俯仰,一切从求实出发。尝谓医乃仁人之术,既要有菩萨的心肠,又要有英雄的肝胆。此语实为绳医之座右铭也。
先生及门弟子,遍及海内。哲嗣仲才、伯远,均克绍箕裘,能传衣钵,亦上海之现代名医。余负笈上海中国医学院时,从先生游,临证未及一载,八·一三事变爆发而终止实习,未能深入堂室,迄今常引为遗憾。所得者,仅属徐帅之万一耳!故自惭所学者,若小巫也。
徐小圃先生行医数十年,经验丰富,常言:“儿科古称哑科,审证察色不可大意。”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