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贻能(1874——1942) ,字懋臣,后更名周劭纲。周起魁次子,周恩来亲生父亲。于清同治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874年7月11日)。18岁(1891年)婚于淮阴,原配夫人万冬儿生三子长子恩来,次子恩溥、三子恩寿。
目录
- 1
- 2
- 3
周贻能(1874——1942) ,字懋臣,后更名周劭纲。周起魁次子,周恩来亲生父亲。于清同治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874年7月11日)。18岁(1891年)婚于淮阴,原配夫人万冬儿生三子长子恩来,次子恩溥、三子恩寿。
中文名周贻能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
逝世日期1942年
人物关系周恩来亲生父亲
周劭纲(1874年-1942年),原名周贻能,字懋臣,周殿奎次子,周恩来生父。于清同治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874年7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百岁堂”,幼年随家族移居江苏淮安。
1890年,17岁的周劭纲和兄弟们一起在淮安参加县试,考过秀才。以后,父亲周起魁又送他回绍兴向舅舅鲁小和学习幕业(师爷)。1891年,18岁时婚于淮阴。
周劭纲是“国学生”、“主事衔”。这个“国学生”是花钱捐的身份。在那个时候,“国学生”就算很有文化了。主事则是官阶,正六品,也是捐来的,而且是“有官衔无职务”。
父亲去世后,为了生计,周劭纲远走他乡,先后在江苏、湖北、东北和河北等地谋事,给人当幕僚、家庭教师或文书、收发之类。周劭纲最难过的事情,是爱妻万冬儿死的时候他竟不在家,那时他正在武汉谋生。
1922年,在胞兄周贻赓的帮助下,他去齐齐哈尔当了烟酒事务局的办事员,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1927年“四一二”事变前后和1931年
周总理生前对侄子侄女极少谈到自己的父亲。只在1964年8月他对亲属讲话时说过一句“我对父亲是同情的。”1974年春夏之交,周恩来即将住院之前,他的侄子周秉钧出差北京,去西花厅看望他时,他竟主动对侄子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对你爷爷是很同情的。他人很老实,一生的月工资没有超过30块钱。他一辈子没做过坏事,而且他还掩护过我。”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交给侄女周秉德一个很旧的小黑皮夹子,并说“解放前,你伯伯做地下工作时,因为拿公文包上街目标太大,就把重要的文件和信放在这个小夹子里,装进贴身的上衣口袋里。夹子里还有一张你爷爷的照片。”邓颖超拿出照片来,周秉德看见照片背后有周恩来亲笔写的“爹爹遗像”四字。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