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春简介

王寅春(1897-1977年),生于江苏镇江一户贫民家庭。父王金宝(又名金大),原为镇江做小烧卖出身。13岁拜赵送亭为先生,在其陶坊随金阿寿为师,学习紫矽陶艺。3年满师后,上门帮窑户当制坯客师。1921年起,因他制坯手艺特好而名扬上海。现代著名的紫砂壶制作大师,其制壶技术精湛,并且效率高,作品的数量也相当多,光货和花货是王寅春的拿手壶型。王寅春的作品深受追捧,收藏价值也非常高,人们将出自王寅春之手的紫砂壶称为“寅春壶”,壶上都刻有“寅春”字样。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王寅春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镇江

出生日期1897年

逝世日期1977年

职业陶艺

主要成就拜赵送亭为先生

父亲金大

基本信息

2

王寅春生于江苏镇江一户贫民家庭。父王金宝(又名金大),原为镇江做小烧卖出身。由于生活贫苦,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王金宝率妻王陈氏和4岁的儿子王寅春及刚出生的儿子王伯生来宜兴上袁村,开一小铺,以做小烧卖(开麻糕店)为生。

13岁时,拜赵送亭为先生,在其陶坊随金阿寿为师,学习紫矽陶艺。3年满师后,上门帮窑户当制坯客师。1921年起,因他制坯手艺特好,上海客户向他长期定制各式水平壶,他用印“阳羡惜阴室王”盖于壶底,“寅春”章盖于壶,从而名扬上海。后来,蜀山金石篆刻家潘稚亮刻“王寅春”方章相赠,他宝爱此印,一生一直用这方印钤于壶底。

个人经历

3

1934年吴德盛定制销往日本的300套小花盆,因期限紧迫,他率先创用模具制作,提高效率,速度加快,如期完成任务。1935年,到上海为古董商龚怀希仿制紫砂古董,使他接触明清的紫砂精品,反复揣摩造型特点,研究制作手法,把握住各前辈名人造壶的形和神,成功地复制陈鸣远、徐友泉、陈光明和陈子畦等作者的作品。

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他不惜抛弃生活用品,却带回制壶样板和特制的工具,为他以后在壶艺上的发扬光大起到很大的作用。返家后仍以制壶为业,制作了销往欧洲的15头咖啡具和销往泰国的洋桶、线圆等造型的壶。为解决生计亦帮窑户制作各式中低档茶壶,这就是盛誉一时的价廉质高的“寅春壶”(他通常只用一颗印章,不论档次高低)。常年制作以高档壶为主,期间也曾制作96头紫砂高档餐具,成为历史之最。

1948年参加上袁壶、缸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王寅春带着小儿子王小龙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与吴云根各带一

成交记录

4

王寅春‘六方菱花’紫砂壶拍卖成交价115万

王寅春制六方鼓腹紫砂壶拍卖成交价103.5万

王寅春紫泥高梅壶拍卖成交价86.2万

个人作品

5

王寅春是紫砂制作功力很深的艺人,制作茶壶以既多又快又好而著称。传世力作颇多,有《亚明方壶》、《六方菱花壶》、《梅花周盘》、《半菊壶》、《小梅花壶》、《六瓣高瓜酒具》、《铜锤方方》、《圆条茶具》、《汉群壶》、《高流京钟》等。

他所制的茶壶,造型雍容大方,规矩挺括,光润和洽,口盖准缝严密,令人赞叹不已。王寅春为人朴实,乐于助人,爱徒如子,亲如家人。他以创新品种占领市场,人称“寅春壶”。

王寅春是位多产的壶艺家,技艺风格独树一帜,光素器、花塑器都带有强烈的个性;方器规矩挺括,敦厚朴实,筋纹器雍容大方,秀美可掬,很难友人企及。王寅春的一生为紫砂工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紫砂事业培养了大批技艺人员,一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为紫砂陶艺的繁荣和发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代表作

6

紫泥高梅壶欣赏

创作年代近现代;尺寸长18cm;高21cm。容积1100

钤印王寅春(底)。

参阅《宜兴紫砂珍赏》P179“高瓜形”,顾景舟主编,远东图书公司出版,1992年1月版,台湾地区发行。

“清气朗朗茶韵梅香”。春风起,梅花开。点点梅花清雅宜人,香气满庭芳。江南春早,梅花疏影横斜,清风中带着花瓣气息,令人神清气爽,沉醉于这当下的梅韵时光。

此尊高梅壶,因身筒高、以梅花花苞为形而塑成,故名高梅。泥料乃底槽青纯料抟制,壶通体不施任何装饰,以清纯的紫泥料和细润的肌理来诠释梅花之清气、之文雅。耳形鋬、三弯流,壶嘴呈折角状,圈足收底,壶盖造型优美,壶纽与盖阴文连贯相续,过渡自然。壶身呈梅花花苞形,壶盖和身筒紧密,壶纽上阴线均匀分布五条,呈五瓣花苞状,与壶身贯通,延长,具有典型的筋纹器造型特色。壶底钤“王寅春”印章,制壶高手王寅春以善作筋纹器闻名,此壶是他的力作之一。整壶通体圆润、挺拔、纯净,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