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刚(1907-1935)原名徐兴华。四川开江人。历任中国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二团参谋长、第六军第三纵队队长、第九师师长、第三军军长、第一军团参谋长、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兼第十六师师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徐彦刚(1907-1935)原名徐兴华。四川开江人。历任中国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二团参谋长、第六军第三纵队队长、第九师师长、第三军军长、第一军团参谋长、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兼第十六师师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
中文名徐彦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四川
出生日期1907年11月11日
逝世日期1935年9月日
职业军人
徐彦刚,1907年11月11日生于四川省开江县甘棠乡漆子店一个农民家庭。
1924年,小学毕业后,考入重庆江北中学,在校期间,受共产党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遭反动当局被捕入狱。1926年春,考入重庆中法大学,并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1927年初,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次年参加湘赣边界秋义,随部队到井冈山。后被派到袁文才部工作。1928年2月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团参谋长,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1师32团参谋长,曾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等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初转移到永新、莲花等地开展游击战。
1930年1月,所率地方武装编入红6军,任第3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任红1军团3军9师师长,先后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1932年3月任红3军军长,后任红1军团参谋长,率部参加漳州战役和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
1927年,徐彦刚随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改编的教导团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途中,该团被张发奎部缴械,他转而加入平、浏工农自卫军,后随该部参加了湘赣边界秋义,被编入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3团。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徐彦刚受毛泽东委派,参加了对袁文才农军的改造工作,任该部副连长、连长等职。该部后编入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不久又改称红4军第32团),他任团参谋长,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次反“进剿”、“会剿”作战。
1928年6月,在龙源口战斗中,当敌我双方激烈争夺制高点的紧要关头,徐彦刚指挥第32团一部一举捣毁了敌指挥中心,对红军取得该战之捷起了关键的作用。继而,又指挥第32团一部和第31团1营,打退了敌人对井冈山的进攻,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闻此役之胜后作诗《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期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
国民党对徐彦刚十分惧怕,为捉拿徐彦刚,在报纸上登出悬赏布告“生擒到省者赏二万元,割首级来献者赏一万元”。徐彦刚在山上养伤,由于缺乏粮食,不时到上下黄家屋场孤老的徒弟黄圣春家搞吃的。黄家兄弟3人见国民党有重赏,又见徐彦刚身上带有银元,遂起杀害之心,掠财邀赏。一天晚上,徐在黄家堂前灯下坐着,卫生员在里屋,警卫员在外警戒。黄家兄弟见时机已到,老二黄圣彬手持牛角斧在徐彦刚身后暗处,趁其不备猛砍两斧。徐彦刚当即牺牲在地,随即卫生员亦被砍死,警卫员被赶来的保安队俘获。
不久,徐彦刚的遗体遗物被送往国民党五十师师部,后送国民党湘鄂赣总部。
1937年,朱德沉痛地写道“彦刚同志的牺牲不仅为本党一大损失,亦为中国革命之重大损失,但精神不死,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荣一页矣。”
1939年冬,周恩来在苏联莫斯科会见秦化龙时说“徐彦刚是个好同志,是我军一个精明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他牺牲太早了,你们应该写些文章纪念他!”
1982年,聂荣臻在一封信中对他作了高度评价“徐彦刚是位好同志,一贯作战勇敢,工作积极,功勋卓著。”
2007年11月1日,开江县委、县政府、市党史研究室,在开江县联合举办了纪念开江籍红军将领徐彦刚烈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缅怀徐彦刚烈士革命的一生。市级部分部门领导,达州市各市(县、区)党史研究室主任和专家,徐彦刚烈士的亲属,以及开江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和部分相关单位负责人,共计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11月2日,由开江县党史办牵头,在开江县城开展了“纪念徐彦刚烈士诞辰100周年”庆祝活动。活动特制了宣传横幅,并邀请了军乐队、腰鼓队等几个演出团体沿街游行和表演,庆祝徐彦刚烈士诞辰100周年。旨在提醒今天的人们享受幸福生活,别忘了革命先辈曾经的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活动还印制了大量宣传单,沿途发放,向人们介绍红军将领徐彦刚同志的生平事迹和丰功伟绩。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