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简介

何曾(199年—278年),原名瑞谏,又名谏,字颖考,曹魏太仆何夔之子,西晋大臣,开国元勋。何曾少年袭封父爵阳武亭侯,魏明帝时为平原侯,何曾为文学。明帝即位,擢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得人。颇为时人称颂,之后投靠司马氏集团,受到重用,历任司隶校尉、尚书、征北将军、司徒等职,封爵朗陵侯。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即位,拜何曾为晋丞相,加侍中,何曾则积极为司马炎策划代魏建晋的行动,,晋朝建立后,何曾拜太尉,直至太保兼司徒,进封为朗陵公。朝会之时,何曾享受坐车佩剑的特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深受荣宠。不久便因年老履求逊位,不被允许,公元278年(咸宁四年),何曾去世,终年八十岁。博士秦秀以何曾奢侈无度为理由请求谥曰缪丑,司马炎未采纳,下诏谥曰孝,太康末年,其子太宰何劭上表改谥为元。(概述内图片来源)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基本资料

1

本名何曾

别称何瑞谏、何谏

字号字颖考

所处时代三国→西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199年

去世时间278年

主要成就西晋开国元勋

官职太傅、司徒

爵位朗陵公

谥号孝→元

籍贯陈郡阳夏

人物生平

2

何曾的父亲何夔,在曹魏官至太仆,封阳武亭侯。何曾少年袭封阳武亭侯爵位,好学博闻,与同郡人袁侃齐名。魏明帝曹叡还是平原侯时,以何曾为文学掾。黄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后,何曾经多次升迁为散骑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给事黄门侍郎。曾向曹叡上疏请求整顿地方官吏,以安百姓。不久,迁为散骑常侍。

景初二年(238年),大将军司马懿将伐辽东,何曾向曹叡上疏请求派遣监军或副将同行,以防意外。曹叡没有接受这个意见。后来,补任河内太守,在任期间素有威严的称誉。后征入朝中,作侍中。母亲去世时,何曾离职守丧。

嘉平年间(249年—254年),何曾担任司隶校尉。抚军校事尹模,倚仗权势,作威作福,巧取豪夺,朝野人士都惧怕他,无人敢言。何曾上奏朝廷,弹劾尹模,受到朝中大臣的称赞。当时曹爽专权,司马懿以病为由不涉朝政,何曾也称病引退。曹爽被杀,他才起来履行公事。魏帝被废黜,何曾也参与了谋划。当时,步兵校尉阮籍自负有才,行为放

人物评价

3

何曾是当时世族的代表人物。其生活过于奢侈,在西晋时已受到批评。其外表宽厚而内心多忌刻,例如在征辟了曾批评自己奢侈的刘享后,屡屡对他施加杖刑。其表面以名教自重,实则先抛弃曹魏投靠司马,后在晋朝也建树寥寥,反而卑躬屈膝,党附贾充,被认为“不忠”;有观点认为其标榜名教,不过是附和司马氏,以满足自身利益。

何曾也有为人称道的事迹,如在曹魏末年敢于弹劾校事尹模,又如他让自己的主簿程咸上书要求修改刑法、于家族连坐时豁免已出已嫁的妇女;他也具备一定的政治智慧,预见到了西晋的迅速覆亡。《晋书》还称其孝顺,与妻子也相敬如宾。但总体上看,何曾的建树和品德不足以与其禄位相称。

刘毅何曾侈忲无度。

司马炎①侍中、太尉何曾,立德高峻,执心忠亮,博物洽闻,明识弘达,翼佐先皇,勋庸显著。②太傅明朗高亮,执心弘毅,可谓旧德老成,国之宗臣者也。而高尚其事,屡辞禄位。

傅玄①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②荀、何,君子之宗

个人作品

4

何曾注有《食疏》。南齐时豫章王萧嶷宴请宾客,问虞悰宴席如何,虞悰引用何曾的《食疏》说“可惜没有《食疏》里面记载的黄颔啊。”

趣事典故

5

何曾性极孝,闺房私事也很严谨,从少年至成年,不追求声色享受。年老之后,与妻子相见,总是衣冠整齐,相待如宾。自己南面而坐,妻子北面再拜,然后上酒,饮酒罢即出去。一年中,如此见面应酬不过两三次。司隶校尉傅玄曾经撰文称赞何曾与荀顗的孝行。

何曾尚奢豪,求华侈。其厨房所制作的馔肴,胜过王侯帝戚之家。晋帝每次举办宫廷盛宴,何曾都不食用太官烹制的馔肴,认为它们不如自己家制的味美,无法下咽。晋帝亦不恼怒,反而特许他自带家厨烹制的菜肴。

何曾特别讲究馔肴的味道,不惜花众多的金钱与精力,孜孜以求美食。他每天用于饮食的钱财超过万金,即便如此,仍然感到味道不佳,说无下箸处。

喜好饮食本无可厚非,但苛求美味,以至极度奢侈,是不可取的。在当时就有人弹劾其侈奢无度,只因晋帝以为他是重臣而未问。后世则亦以他为奢侈的典型,加以批评。

何曾表面宽厚但内心容妒嫉和憎恨人,如都官从事刘享曾上奏何曾的奢侈行为,但司马炎都以他是朝中重臣而不

亲属成员

6

何夔,字叔龙,太仆,封阳武亭侯。

何劭,嫡嗣子,司徒、太宰。《晋纪》作何邵。

何遵,庶长子,何劭庶兄,官至太仆。

何岐,何劭之子,嗣子。

何嵩,何遵之子,著作郎。

何绥,何遵之子,尚书,被东海王司马越杀害。

何机,何遵之子,邹平县令。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