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刚简介

彭一刚,1932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建筑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常委。著有《建筑空间组合论》等书,曾获过梁思成建筑奖,参与设计威海甲午海战关馆。彭教授设计的主要建筑有天津大学建筑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山东省平度市公园、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伦敦中国城等等。长期从事建筑美学及建筑创作理论研究。在建筑美学方面,从古典建筑构图到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至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西方建筑理论的,还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别是古代造园艺术及民居、聚落等的形态、景观,运用当代空间理论及艺术心理学等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目录

  • 1
  • 2
  • 3
  • 4
  • 5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彭一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合肥市

出生日期1932年9月

职业天津大学教授

毕业院校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

主要成就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

代表作品威海甲午战争纪念馆、伦敦中国城

代表著作《建筑空间组合论》

人物经历

2

1932年9月,彭一刚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抗日战争时期随家庭迁居于当时的安徽省会立煌县(解放后改名金寨县),并在那里开始了他的启蒙小学教育。

1943年,彭一刚毕业于高琦小学,同年考入私立中正初级中学。

1945年,彭一刚随学校返归合肥。

1947年,彭一刚从初中毕业后,考入合肥中学高中部(1952年改名为合肥市第一中学)。

1950年,彭一刚高中毕业后,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72年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1952年,彭一刚随唐山工学院建筑系先调整到北京铁道学院(2003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之后调整入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

1953年,彭一刚从天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授(1983年晋升)、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评定)。

1985年,彭一刚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学科召集人。

1989年,彭一刚的名字被美国ABI(AmeriranBiographica

主要成就

3

科研综述

彭一刚在建筑美学方面,从古典建筑构图到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至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西方建筑理论的,还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别是古代造园艺术及民居、聚落等的形态、景观,运用当代空间理论及艺术心理学等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既渗透了古今中外的哲学、美学思想,又紧密联系中国当前的建筑创作实践。

学术论著

截至2011年9月,彭一刚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撰写专著6部,先后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建筑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北方十省市科技图书一等奖。

1956年,24岁的彭一刚在《建筑学报》发表学术论文《适合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小面积住宅方案探讨》,嗣后又陆续发表《螺旋发展与风格渐近》、《空间、体形与建筑形式的周期性演变》等学术论文,这些论文都具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

197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彭一刚的第一部专著《建筑绘画基本知识》,后经增

社会任职

4

时间

担任职务

1992年初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次会议增选)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

民盟天津市委常委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

中国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5

彭一刚设计的山东甲午海战馆有作品个性鲜明,并富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得到建筑界的赞誉。(中国建筑学会评)

彭一刚多年来潜心于建筑理论的研究工作和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主要从事建筑美学及空间构图理论、建筑设计方法论、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研究,在建筑创作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中国中央电视台评)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