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士成(1836年—1900年),字功亭,安徽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岗集镇聂祠堂)人,晚清名将。幼年父死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聂士成自小好行侠仗义,后投身军旅,开始了四十年戎马生涯。先后参与剿捻、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变,战功卓著,于庚子之变的天津保卫战中,中炮阵亡。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忠节。
目录
- 1
- 2
- 3
- 4
- 5
- 6
聂士成(1836年—1900年),字功亭,安徽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岗集镇聂祠堂)人,晚清名将。幼年父死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聂士成自小好行侠仗义,后投身军旅,开始了四十年戎马生涯。先后参与剿捻、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变,战功卓著,于庚子之变的天津保卫战中,中炮阵亡。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忠节。
中文名聂士成
别名聂功亭
国籍清朝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36年
逝世日期1900年
职业将领
主要成就摩天岭之战击败日军 庚子之变中血战八国联军
出生地安徽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岗集镇聂祠堂)
代表作品《东游纪程》《东征日记》
官职山西太原镇总兵、直隶提督
追赠太子太保
谥号忠节
聂士成于1836年出生于合肥北乡岗集三十铺村聂祠堂郢一农家,侨居于合肥宣城。其母有烈女之风,七十岁时仍能练武。
1862年(同治元年),聂士成以武童生投效庐州军营,初隶团练大臣袁甲三部讨捻军,四月随军攻克庐州府城,因功叙奖外委。同年八月,随军攻克湖沟、浍北捻军据点,补把总,加五品顶戴。
1863年(同治二年),改隶淮军刘铭传部,随军攻克太仓、镇洋、昆山、新阳、吴江、震泽等地,升守备赏戴蓝翎。同治三年随军攻克苏州、江阴、无锡、金匮各城,九月升都司,加游击衔赏换花翎。同治四年,随军攻克宜兴、荆溪、溧阳、嘉兴、常州,九月论功超迁两江尽先补用参将。同治五年,追叙淮军分援浙皖闽三省战绩,聂士成奉旨以副将补用。不久随直隶提督刘铭传北上追击东捻军任柱等部,屡获大捷。
1867年(同治六年)十一月,赏力勇巴图鲁名号。同治六年随铭军在山东曹县、安邱、潍县及湖北黄安紫坪铺等地作战,击败东捻军任柱部。
1868年(同治七
参与剿捻、中法战争、平定金丹教叛乱。在甲午战争中取得摩天岭大捷,击败日军名将立见尚文。在庚子战争中取得廊坊大捷。
聂士成虽是武将,但也粗通文墨,颇通史书,为人礼贤下士,较之于当时同级别的清军将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从《东游纪程》的记载来看,聂士成曾读过《史记》、《汉书》、《唐书》和薛福成的《出使日记》。有《东游纪程》、《东征日记》及诗文数篇传世。
文廷式“淮军一聂士成,津人一曹克忠,号称能战,于诸将中为优。”
黄遵宪“天苍苍,野茫茫,八里台作战场,赤日行空尘沙黄。一弹掠肩血滂滂,一弹洞胸胸流肠,将军危坐死不僵。聂将军名高天下闻,虬髯虎眉面色赭,河溯将帅无人不爱君。”
袁世凯“该提督秉性忠贞,践履纯笃,事亲极孝,居官极廉,驭众严而有恩,遇事勇而有断,沉毅果敢,威重绝伦。”“前岁拳匪事起,环球震动,仓促用兵,以身殉难,迹其苦战授命,武臣中实惟该故提督一人。”
陈左高“清代武将工翰墨,而有日记传世者推聂士成。”
蔡东藩“聂、马二军门,良将也,以仇匪而致败,聂且甘心殉难。”
《清史稿》“联军之占津、海也,长驱而入,唯士成阻之;俄兵之侵龙江也,乘隙以进,唯寿山拒之固知必不能敌,誓以一死报耳。”
据八国联军随军记者记载,“华军虽众,皆不足虑,所可畏者,聂军门所部耳;盖聂军有进无退,每为各军之先;虽受枪炮,前者毙,后者又进,其猛处诚有非他军所可比
1905年清政府立碑纪念,花岗石砌筑基座,高2.4米,位于天津八里台以南(今天津市南开区紫金山路与卫津南路交叉口)。谥号“忠节”。高2.4米。碑正面刻“聂忠节公殉难处”,两侧立柱上刻“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忍作怒涛飞海上;精诚留碧血,看今日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额为“生气凛然”。
1984年复立时,碑文仅留“聂忠节公殉难处”七字。
2000年是其为国捐躯100周年,天津市政府在原聂公碑所在地建了一个高4.18米的聂士成铜像以示缅怀,镌刻将军驱骑刀光寒,一跃桥头此生瞻。聂公当年激扬处,多少青松配雨寒。
欢迎转载生活百科文章,学习更多的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