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县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地区历史上的一个旧县名钱塘是指今天的哪里。
前222年,秦始皇设置钱唐县,隶属于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隋朝置杭州,钱唐县成为首县。唐朝,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
吴越国建都杭州,于922年(梁龙德二年)析钱塘县、盐官县各半,以及富春县的长寿、安吉2乡,设置钱江县(北宋改称仁和县),与钱塘县同城而治,同为杭州首县。北宋时,钱塘县设南阳、北关、安溪、西溪4镇11乡。
南宋时,建都杭州,钱塘县与仁和县升为赤县,同为临安府首县。 钱塘县城内隶6厢(左一南厢、左二厢、右一厢、城北右厢、城西厢、左一北厢)、52坊(和丰、怀庆、安荣等);郭外分13乡(履泰南乡、履泰北乡、惠民乡等)、62 里(放马、胭脂、黄妃等)。
元、明、清,钱塘县仍与仁和县同为杭州路、杭州府治所。1912年,仁和县与钱塘县合并为杭县。
江南到底指的是哪些地方?
江南到底指的是那些地方?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江南”这个概念在历史上不期所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而且,在地理层面上,又衍生出来了文化上“江南”这个概念。下面我们来看看“江南”的变迁。
在说江南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太湖流域”。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横跨江苏、浙江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在今天,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包括江苏省苏南地区,浙江省的湖州及嘉兴市和杭州市的一部分,上海市的大部分。那太湖流域和江南什么关系呢?接着往下看。
,江南最早是一个地理概念。具体来说,早期的“江南”,意为长江以南,所指范围很广,直至岭南以北都包括在内,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它‘中原’‘塞北’‘岭南’‘西域’等地理名词一样,仅用来表现特定的地理方位,并非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划。所以,最早时期的江南,所指的范围是非常大的。
两汉时期,“江南”一词所指,大多以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南北地区为江南的主体。洞庭湖夹在湖南湖北之间,也就是说,大部分情况下,汉代的江南指的是湖南湖北一带,并非今天江南所指范围。这是因为,秦汉时期,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
三国时期,孙权占据江东,在健康(南京)定都,称为东吴。那么,这个“江东”指的是哪些地方呢?
从地图上看长江,整个长江的流向整体为自西向东,注入东海。在自芜湖至南京一段,长江向东北方向斜流。古代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故称江南为”江表”。而从中原视角来看,长江这段以东的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包括太湖流域的那块地方,被称为江东,古代以东为左,所以又称为江左。,在两汉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江东与江左指的才是后来的江南地区,那么,这个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我们知道,从东汉末年到隋朝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中国基本上是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虽然西晋时期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统一,但那也只是昙花一现,随后而来的是更加严重的分裂。
南方政权建都大都是在南京,,在北方人眼里,江南地区,也慢慢从秦汉时期的洞庭湖区域转向了江左一代,也就是太湖流域一带。,此时江左一词使用的还是很频繁,因为江左所指的地区很具体明确,范围也比江南小的多,就是指太湖流域。所以,,南北朝至隋朝这段时期,江南和江左这两个称呼存在,还是江左用的多一些。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江南称呼,出现在唐代。唐太宗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时,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是秦汉以来最名副其实的江南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江南所指范围仍然十分广泛,与汉代的江南概念基本上一脉相承。虽然如此,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时的“江南”是行政地理概念,其指向十分明确。但实际上,江南一词被确定为长江以南这一内涵得到了重新认定。换句话说,和南北朝时期江南一词渐渐缩小的范围相比,唐代的江南一词的所指放大了。
,随着唐朝大一统盛世的出现,整个政治中心又回到北方去了,南方被边缘化了。
早在隋文帝灭陈朝后,就将建康城彻底毁灭、锄为农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北方明显在提防南方地区出现大的政治、经济中心。
虽然唐朝将南方在政治上边缘化,在大一统盛世下,加上江南,尤其是太湖流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很快就出现了繁华富庶的局面。很多诗人对江南风光进行了大量的赞美,比如白居易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这些诗歌让人们心中对江南有了无限的遐想与向往,而这些诗歌所描绘的江南主要是太湖流域一代,所以,从这个时候起,诞生出了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江南,这个江南主要在繁华富庶的太湖流域地区,尤其是浙西东。
如果在唐朝,你跟人提起江南,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风景秀丽,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之类的。就像现在我们说到大西北,总想到的是黄沙漫漫,寒风凛冽,但其实只有小块地区是这样,甘肃宁夏也有很多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都是一个道理。
从这个时候起,出现了地理上的江南和文化上的江南两个概念。以至于,从文化上的江南来讲,扬州也算进去了。虽然扬州在长江以北,唐朝时期扬州实在太繁华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北方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叫江南,毕竟,在他们眼里,在长江北边一点还是南边一点都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在南方。也正是在隋唐时期起,江左、江东的称法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江南。
宋朝改道为路,江南路包括江西全境与皖南部分地区,分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其中江南东路包括宣州、池州、太平州、徽州、饶州(鄱阳)、信州(上饶)、抚州、洪州(南昌),江南西路包括袁州(宜春)、吉州(吉安)、江州(九江)、虔州(赣州)。
明朝时期设立了两京一十三省,两京即为南直隶和北直隶。其中,南直隶与今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二省一市相当。其实早在朱元璋建国之前,就在南京设立了江南行中书省,明朝建立后,江南行中书省被裁撤了,改为南直隶了。
清初沿用明代旧制,将明朝长城以南的故土分为十五省。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明朝的南直隶为江南省,江南省包括现在的安徽省和江苏省,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置两江总督及江宁巡抚。两江总督管辖的地方就包括江南省和江西省,等于是今天的安徽、江苏、江西三省,权力还是非常大的。
这是行政上江南地区的变迁,,从文化上来讲,江南的指向越来越明显了,到明清时期,基本上固定在传统的江浙地区,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包邮区,为了和地理上的江南地区区分,这些地区在文化上又被称为“小江南”,成为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代名词。